今年,黑龙江省桦川县各合作社提前高标准开展种子包衣工作,为春耕生产筑牢基础。
走进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子包衣车间,到处是一片忙碌的火热景象,伴随着拌种机的隆隆作响,倒种子、拌药、装袋……社员们一条龙作业,不一会的工夫,金黄色的水稻种子就穿上了红色的外衣。
水稻包衣剂主要是生物制剂,包衣后的水稻种子可有效防治恶苗病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逆性,进而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据悉,为了抢抓农时,今年合作社不仅较去年提早了一个礼拜开展种子包衣工作,而且将12000亩水稻田合理划分成16个区域,实行同时包衣,有了机械的强大助力,10万粒水稻种子一天就能全部完成“换装”。
工人正在进行种子包衣。
据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介绍,今年合作社在备耕工作上下足“早”功夫,大年初九就已完成了清雪扣棚工作,后续还将准备提早下籽四到五天,提早插秧两到三天,全力争取更多有效积温,为全年水稻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赵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