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串羊肉的能量有多大?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再做“羊文章”,推出挑战世界吉尼斯最长羊肉串、羊肉串鉴赏与品鉴诸项活动,将“环县羊肉串”打造成为当地最具烟火气的美食“课代表”。羊肉串“串”起世界纪录的同时,也给环县“串”来日均10万人次的客流,餐饮市场一度“烟火气”升腾,“味蕾游”撬动舌尖上的经济。
一串羊肉吃出西北豪情
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头戏,去哪吃以及吃什么是广大游客关注的热点。羊肉饸饹面、荞剁面、大件羊羔肉、羊肉串、非遗小吃……丰富多彩的环县饮食文化,混合着浓浓的人情和烟火气,是当地人味蕾的主角,也是外地游客最爱的“环县味道”。
走在环州故城美食街上,各种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从传统小吃到创新美食,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卖起了红柳羊肉串,现场更是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环州故城小杨烧烤店负责人杨书会说:“最长羊肉串活动的成功举办,环州故城景区人山人海,我们的生意也非常火爆。为了让游客品尝到烤肉,我们又加紧赶制了两个长26.39米的迷你版烤炉,肉依然选用当地优质羊羔肉,50名员工分三个场地售卖,保证游客都能尽兴而归。”
游客在环州故城大件羊肉馆吃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环州故城里烟火气十足,游客摩肩接踵,各类小吃摊位前人头攒动,不时传来烧烤的滋滋声、炒勺的叮当声,游客们边享受故城的旖旎夜色,边在一串诱人的羊肉串里乐享惬意生活。山西游客谢军儒第一次来环县,说起环县羊肉串,他竖起了大拇指:“羊肉串非常美味,外焦里嫩,瘦而不柴,太好吃了。”
为了让广大游客不必舟车劳顿,就近吃上正宗的毛井大件羊羔肉,今年“五一”期间,毛井镇政府牵头,把毛井大件羊肉馆搬进了游客首选打卡地——环州故城。“节日期间,馆内座位每日爆满,共销售66只羊羔,收入8.2万元,接待各地游客1.2万人,生意很是红火。”店老板毛富柱说。
一壶黄酒喝出“诗与远方”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高品质杂粮种植优势,八珠黄酒醇厚的酒香味如今已“飘”出深山,以独特的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味蕾。
记者走访得知,八珠黄酒文化已有数百年历史,采用传统手工酿造,以中药材柴胡作药引,以黄粘米、小麦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和柴胡药水,进行糖化和发酵后酿制而成。一般农历八月开始酿酒,发酵一个月后出酒,以其色泽深褐,味道醇香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五一’小长假共卖了600多斤黄酒,收入一万多元。”八珠醉老头黄酒坊女老板代玉萍说,从2014年开始,她和丈夫一道开了黄酒坊,从最初的十来缸,发展到现在每年装100多缸,积累了丰富的做酒经验,近两年每年收入近20万元。“我们从农家收购品质好的野生柴胡和软黄米,做酒的时候使用天然窖水,不加任何添加剂,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八珠塬村“逍遥醇”黄酒厂负责人连锋告诉记者,这个假期共卖出300多斤黄酒和稠酒,收入过万元。“周边游客来酒厂现场参观品尝后,都会顺便带走几斤。像西安、兰州、银川等外地游客,我们通过物流公司邮寄过去。”
环县毛井大件羊羔肉
“八珠乡在‘五一’期间通过举办‘游红色八珠•品百年佳酿’活动,销售黄酒3500多斤,收入近8万元,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八珠黄酒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八珠黄酒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八珠乡乡长周鹏表示,黄酒酿造作为八珠乡的传统产业,从采曲、挖柴胡、投料落缸、封缸、冶酒、兑匀、装缸、封口,直到成酒,都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已初步形成了酿酒散户、大户、作坊、龙头企业梯次配置的经营模式。最近,八珠乡正在着手成立黄酒协会,通过身份认证,进一步溯源提品质,保证八珠黄酒的纯正风味。同时,以八珠塬村“逍遥醇”黄酒厂为中心点,辐射带动周边200户以上群众酿造黄酒,力争年产值达到400万元。
一碗烟火品出浓浓乡愁
环县素有小杂粮之乡美誉,品类丰富的杂粮孕育出了独特的乡村饮食文化。勤劳朴实的洪德镇耿塬畔村庄子峁组老百姓,怀揣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凭借着智慧和老一辈人的经验,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技巧,在寻常烟火气里,做出了独有的“庄子峁美食”。
炖土鸡、臊子面、炸油饼、燃面、农家手工酱醋、浆水老豆腐……承载着岁月与匠心的庄子峁美食以及特色农产品,借助农户“线上直播”以及“线下销售”方式,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5月8日中午,庄子峁楠哥民宿农家饭的老板杨志楠在厨房麻利地洗菜、切菜、炒菜,不一会,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农家美食就端上了桌。
游客在庄子峁吃农家饭
今年41岁的杨志楠之前在县城开饭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作为土生土长的庄子峁人,家乡近两年的变化他一直看在眼里,今年2月份,经再三考虑后,他决定回到庄子峁。说干就干,他拿出30多万元积蓄,盖了5间窑洞,2间平房,卖起了农家饭。“‘五一’期间,每天游客爆满,煮完肉都半夜两三点了,早上6点又准备食材,全家六七个人齐上阵搞服务,每天营业额近2万元,假期收入8万多元。一开业就迎来‘开门红’,虽然累了点,心里很踏实。”杨志楠一脸欣慰地说。
寄情广袤山水间、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品尝地道农家饭……今年“五一”假期,庄子峁乡村旅游备受省内外游客青睐。慕名来的食客,有的自行驾车而来,也有的千里迢迢,乘坐高速高铁而来。“今年游客较去年同期翻番,有来自北京的旅游团,也有平凉以及庆阳七县一区的游客,共接待游客超一万人次,农户收入超过2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了一万元。”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介绍。
作者:郭海霞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