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这些散落乡间的博物馆,正诉说乡村美好故事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吕璐芳
  • 作者:刘久锋
  • 2024-05-15 15:56:30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和民族地域特色,寄托着各族儿女的浓浓乡愁。

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传统村落翁贡村,一座手上记忆博物馆守护住了乡村文化根脉,活化了优秀传统文化,兴旺了乡村产业发展,厚植了精神共富沃土。

日前,记者驱车行驶1个多小时,来到了这个散落在乡间的博物馆。走进馆内,蜡染、苗绣、少数民族服饰等等藏品呈现在眼前,蜂蜡、蜡刀、染缸、织机等蜡染制作工具也陈列其中,博物馆的主人王小梅在给我们介绍一件件馆藏品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拿起,凝视这些藏品,轻轻为它们擦拭浮尘,讲述着与它们相识的故事。

王小梅出生于金华镇翁贡村,是寨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1999年,王小梅从贵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来到了《贵州日报》文艺部工作。因为对蜡染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过去的20余年里,她走遍了贵州省的80多个县市,先后发表文化遗产类深度报道300多万字,并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

或许是因为对非遗文化的狂热,2018年,蓝花叙事非遗传承和发展项目落地观山湖区,王小梅带着自己研究了2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回到家乡,一手建起手上记忆博物馆,立志重建乡村文化,振兴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手上记忆博物馆藏有蜡染、刺绣、民俗物件等6200多件(套)。

在王小梅看来,那一件件精美的服饰,一张张技艺精湛的刺绣、蜡染,不仅是一件简单的物件,而是连接个体与族群、村落和社会的媒介,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情感链接,是精美手工和精神世界的完美呈现。

“我深爱贵州多元文化,它有着甄别世界的价值,蜡染、扎染和印染这几种带有古法靛染的传统工艺,是我对贵州文化的认同和带着贵州非遗从村落走向世界的媒介。”王小梅说,手上记忆博物馆以非遗基础性研究、非遗培训、研学、文创为基础,带动非遗传承人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非遗传承和发展。

作为散落在乡间的民间博物馆,手上记忆博物馆已融入当地村民生活与乡村发展之中。手上记忆博物馆秉承“一年参加馆里培训;二年开始居家就业;三年帮助馆内做订单,变为扶贫工坊长期合同手艺人;四年协助把村民申报为传承人;五年筑牢手工技艺,成为工坊培训技艺师傅;十年成师,培训和带领全村手艺人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成为弘扬与传播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

“我正在做的是苗绣,从小就开始学了。”见记者看得起劲儿,80后的村民蒋敏介绍,“别看刺绣小,但这一针一线游走之间,绣出的可是我们的幸福生活。”

翁贡村党支部书记段泽宏告诉记者,过去两年,村两委与手上记忆博物馆每年要组织举办2至3期非遗培训班,累计培训村民近300人。培训项目以苗族蜡染、刺绣,布依族纸染绣花,仡佬族印染等为主,已拥有成熟的培训模式及完备的培训流程。

“在家门口不仅能学手艺还能赚钱,一举两得。”段泽宏介绍,翁贡村以本土传统手工艺人参与为主和手上记忆博物馆建立了村级工作坊,运用贵州传统古法技艺、贵州“绣染娘”的传统技术,将现代设计和市场结合,绣娘平均收入能达到每月3000元。

乡村博物馆,把散落在田间地头、农户乡舍的特色藏品有序收集起来,守护住了乡村文化根脉,活化了优秀传统文化,兴旺了乡村产业发展,更赋能了一方乡土的美好未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