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海南儋州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旱改水土地整治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邓卫哲 于媛媛
  • 2024-05-22 16:52:26

小满过后,走进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镇榕妙水村,原先几近撂荒的常年蔬菜基地,经过旱改水土地整治后一派生机盎然,放眼望去满目苍翠,错落有致的梯田里今年示范种植的多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即将迎来收获。

儋州市光村镇镇长梁瑞锋介绍,以前旱改水土地整治是政府自己做,去年开始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这对政府和百姓都是好事,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提高土地整治效率。按照一年做好,三年管护的要求,土地整治效果也有了长期保障。

“这里之前是一块陡坡地,土壤酸化和板结严重,水利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严重,土壤保水保温性差,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负责土地整治的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旗下中国水产广州建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少兵介绍,该项目土地整治面积475亩,预计新增水田446亩,总投资约2722万元。自2月22日开工以来,项目区的表土收集、土方平衡、犁地层构筑、表土回覆和泵站建设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土壤改良进程也已过半,满足了耕种条件,并于4月8日开始水稻试种。

看着地里长势良好的水稻,负责项目后期种植管护的许长军笑着说,今年第一季早稻产量计划1000斤,跟隆平高科合作选择高产优质的“深两优5814”和“伍两优钰占”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这两个品种在海南的早稻的产量都在1300斤以上。同时,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不仅大幅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许长军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每亩地每年施近10吨有机肥,后期将利用集团在品种、机械、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后期仓储、加工等农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优势,给当地百姓打个高效农业发展样板,不能地整完了就撤。

梁瑞锋直言,光村镇半山半海,全镇几百上千亩的连片基地很少,通过土地整治不仅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能通过示范种植为下一步发展高效农业打下基础。土地集中连片整治后,无论是后期交付给老百姓,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还是整体承包给企业,租金也会提高不少,企业进驻后村民还能就近务工。之所以选择参与土地整治,就是看重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能够提供农业管理规划设计、投资运营、建设施工、产业导入等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旱改水土地整治只是开始,更重要的还有后期的农业板块服务合作,真正把土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做成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作者:于媛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卫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