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宣纸从选料到制作完成,要经历18大环节,上百道步骤。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的宣纸产业园,拥有30多年捞纸经验的老师傅们在互动体验区为全国各地的体验者介绍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前来打卡体验宣纸制作的游客络绎不绝,和师傅们一起操作捞纸、晒纸等几个步骤后,体验者就能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宣纸带回家。
让文化活起来,让宣纸动起来。在实施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泾县积极协调整合现有文化及数字化资源,打造技术含量高、传播力强的文化数字化体验示范空间,发挥宣纸文化园、博物馆等阵地作用,加强文化数字化体验感。通过宣纸小镇项目建设,布置国纸客厅数字沙盘,结合宣纸文化艺术节,在宣纸户外体验园布置数字文化展示、数字灯光演绎等沉浸式体验,打造研学、康养等富有泾县特色的数字化消费新场景,不仅让宣纸文化“活起来”,还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投资1.5亿元的中国宣纸文化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以“政府引导、大众创业、协会带动、产业集聚”的特色文化电商发展模式建设电商产业园,打造直播电商新业态,2023年全县宣纸文房四宝产品年网络销售额超10亿元。每两年举办一次宣纸文化艺术节,更是加强了宣纸文化交流和宣传。
为了使宣纸手工制作得到更好的传承,宣纸传承人常年坚守在生产的第一线,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手艺和经验,不仅手把手地传授给企业员工,还为前来打卡体验宣纸制作的游客介绍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甚至耐心与游客一起操作捞纸、晒纸等。他们还将文化创意、现代设计、文化科技等新生力量应用到非遗上,推动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实践印证,通过创新创意,宣纸不再只是一张纸,而是一把宣纸扇、一份宣纸请柬、一个宣纸平安符、一次宣纸研学、一场酣畅淋漓的宣纸写生,这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带着古人的智慧,结合新质生产力,这个千年瑰宝也在不断向新而行。
为做大做强宣纸产业,泾县始终坚持“注册一个地标、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宣纸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推动宣纸与文创、文旅、电商融合发展,发挥富农惠农效应。目前全县“宣纸”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核准使用企业19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年产宣纸620多吨,年产值约10亿元;先后形成了“红星”“汪六吉”等多个著名品牌,其中“红星”品牌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先后三次蝉联国家金质奖,产品畅销全国、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同时,泾县不断创新产品种类,逐步打牢电商产业链基础,衍生出了宣纸纪念簿、描摹纸、超级宣纸、线装书籍、抄经纸、学生书法套装等系列产品,真正让宣纸书画纸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