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5月30日,梅景田(左)与长城保护队员王垒在讨论古井的保护工作。
他的背总是挺直,眉毛浓密,眉峰突出,目光坚毅冷静,身体肌肉群因长年爬山依然紧实,寡言的他只有提起长城时才会放松下来,打开话匣子。
梅景田,1944年生,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长城保护事业,没有酬劳、没有假期,用梅老的话说,“我得守着它,护着它,长城不可再生,不保护就完了。”
守关
自从去年梅景田在家门口晕倒摔伤后,他家人就不允许他再巡护长城了,梅老心里着急,天不亮便“偷”着去,挎着水壶、抄起镰刀,从家门口攀上石峡关长城的这条路,他走了40多年。
不同于八达岭的雄奇壮观,被冠以“野长城”之名的石峡关长城多是断壁颓垣,残缺的石块层层堆叠,裸露在风里,22座敌台与石峡村村史博物馆中的石雷、石瓦一道诉说着400年前将士戍边的故事。
石峡村,因石峡关长城得名,相传最早来村定居的村民便是修筑长城的工匠。几百年来,长城护卫着村庄,村民也守护着长城。
梅景田还记得六七岁时绕城墙奔跑的时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多重因素影响,石峡关长城许多点段开裂、损毁严重,梅景田大为痛心,此后便义无反顾走上古长城巡查之路。
石峡关长城全长8.6公里,西至与河北怀来县交界的“南天门”,东段与八达岭长城相连,地势最陡处近60度,且多有碎石堆砌,每次走半圈就得花一天,但梅老早已习惯,女儿梅兰芬回忆,父亲甚至还曾在巡护长城一圈后再来接她下班,也不觉疲惫。
清杂草、除灌木、捡垃圾,都是梅景田的日常工作。“灌木杂草不铲掉,树根在砖缝里就会扎根,把城砖撑开,像咱家房顶上也不能长树是不?”他说。
每到夏天,红蚂蚁、牛虻等毒虫经常出没,上山必须携带棍子,为的是驱赶毒蛇,“打草惊‘蛇’,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梅景田说。
“野长城”总会吸引一些“不请自来”的游客,乱涂乱画、违规露营等现象多有发生。梅老曾遇到六七个在长城刻字的年轻人,非但劝阻无效,年轻人甚至以刀具要挟,拽起衣领就要动手,这件事梅兰芬至今提起仍觉后怕。
梅景田家里的墙上挂满了长城四时景观的照片,拼凑成心的形状。然而他的手机屏保却是一张看似普通的巡视工作照,再仔细看:坍圮敌楼上,三四个烧烤架立在墙角,烧烤过的炭火痕迹清晰可见,还有几顶被大风吹得变形的帐篷……这是梅景田2018年某天清晨巡山时看到的“案发现场”,遗憾的是“作案人员”早已溜走,而这张用了五六年的屏保,是梅景田时刻提醒自己的警钟。
护宝
石峡村内矗立着一处长度20多米的“古堡遗址”,是明代万历年间驻军城堡——石峡峪堡的一部分。
石峡峪堡整体呈梯形,南北两城门各有一匾额,南门匾额为“迎旭”,北门书“石峡峪堡”,两碑均为汉白玉石质,对研究长城营堡修建具有重要价值。两件宝物的重焕光彩,离不开梅景田的奉献与付出。
梅景田幼时曾见过匾额悬在古堡上的样子。20世纪50年代末,古堡被毁,少年梅景田瞅准一块被摔的牌匾,央告长辈不要扔,给他留下。长辈们看到残匾无用,便同意了请求。多年后,看到村民们盖房筑墙多用城砖,为保护匾额,梅景田将它埋在家中猪圈里,一埋就是几十年。直到前些年文物部门收集文物时,这块牌匾才得以重见天光,并被藏于中国长城博物馆。
“迎旭”匾额自从古堡被毁后便不知去向。梅景田从未放弃寻找,2003年,他在村委会库房门槛下偶然发现块玉石,挖出一看,竟然是“迎旭”,所幸保存完好,现藏于村史博物馆中。
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情怀,梅景田甚至还与他人“对簿”警察局。约20年前,看到一行人开着货车来村里,还拉走了一条明代石槽,梅景田急了,骑起摩托车就追,但奈何速度有限,看着货车远去,梅景田急中生智,在路边电线杆子上写下车牌号,转道就去报警。几天后,“肇事车辆”找到了,才知道这一行人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竟是个“乌龙”事件。
无私付出的公心让梅景田享有很高威望,村内的大小事,村民都自觉和他商量。记者5月底采访的当天,石峡村正热火朝天进行景区设施修缮维护,工地一派繁忙,但梅景田似有不悦。
“这行不通,我去跟他们理论!”他生气地说。
故事主角是村口的古井,承载着梅景田和村民们儿时的记忆。该井外观独特,呈“8”字形,“井口上的辘轳可以同时操作两个水桶一上一下”,梅景田边说边比划。
施工队打算在井周围加装护栏,游客在护栏外参观即可;梅老主张复原旧时模样,让游客得以体验打井水的乐趣。
梅景田还记得小时候母亲患痢疾,喝了几口井水便康复,他说,“不体验一次,怎么知道这里的文化,知道水资源的珍贵呢?”事实上,水井已经干枯,但梅景田坚信他定能看到,井水再次汩汩涌流。
接力
“走,上山!”
这是舅舅梅景田喊她一起巡护长城的“动员令”,刘红岩回忆道。从作为梅老上山时的“监护人”,再到2019年入选延庆区首批长城保护员队伍,刘红岩、梅兰芬俩姐妹与另外4位村民一起,接下“接力棒”,橘色马甲上“延庆长城保护员”的字样,是他们引以为荣的勋章。
除草、捡垃圾、检查城砖,日巡10公里,每日重复的工作让长城保护员们能叫出每一段长城的名字,熟悉每一处烽火台的位置,甚至知道大部分长城砖所在的位置。
受梅景田影响,长城保护员们仍旧葆有着文物保护意识。比如去年5月,保护员们发现22枚石雷,并第一时间上报。长城保护员王垒,喜欢听长辈们讲长城故事,也爱自己钻研历史,每每提起地名渊源、长城典故、民俗俚语,甚至是地方戏曲,他都能倒豆子一样讲解得清楚明白。当记者问道,每天重复爬一样的长城是否会觉得枯燥,他干脆否认道,“每一步有每一步的历史和文化,长城景色是看不够的。”
保护长城和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刘红岩作为长城讲解队小队长,2020年,她和村里人一起为游客讲长城故事;2022年,她带着夏令营的小朋友们寻找城砖、行走长城,“就像舅舅曾经带着我一样”,刘红岩说。
事实上,在梅景田的倡议和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石峡村早在2007年便成立长城护卫队义务保护长城,人数最多时有80余位,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如今,这批志愿者中的一些人已作古,还有一些如王垒的父亲,年纪渐老腿脚不便,但守护长城的习惯已牢牢刻在基因里,代代相传。
贺玉玲称自己是“新村民”,来石峡村6年的她,在村里投资了“石光长城”民宿,如今已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靓丽名片。“我最喜欢去梅老家里坐坐,听他讲长城故事。”贺玉玲说,如今,她也时常跟着梅老爬长城,“新村民”的归属感更为强烈。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这个三面被长城环绕的村庄沸腾起来,村民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鼓舞、充满力量。我将继续守护长城,让接力棒一辈一辈传下去。”梅景田说。
作者:牟汉杰 芦晓春 杨钰莹 蒋若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