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东宁市境内的东宁北河沿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包上,黑木耳已然破袋而出,园区的工人正在采摘,黑木耳迎来了采摘旺季。
“我们木耳基地现在正是采摘期,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在采摘、晾晒,晒干后木耳经纪人都会上门收菜(黑木耳),我们主要是把菜(黑木耳)的品质做好。”黑木耳种植户熊存才说。
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负责人郭雯介绍:“去年我们与黑龙江大学开展了积极合作,引进了西藏六号和杂交菌种,并大力开展了菌种改良、替代料和菌糠的综合利用。通过持续技术革新,我们培育出的黑木耳具有肉质厚、口感好、泡发率高等特点,在市场上也得到了极好的反馈。”
据介绍,东宁市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拥有200亩以上的黑木耳生产园区39个,总占地1.7万亩。全市有2.8万菌农,占农民总人数的28%,每年黑木耳种植规模达9亿袋,所生产的木耳干品超过4万吨,其产值更是在30亿元以上。整个城市稳定就业的菌农达到2万余人,截至2023年底,东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2527元。
作者:汪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