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宝洪吐新绿,相聚宜良品佳茗”。眼下正值夏茶采摘、生产、加工旺季,走进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街道宝洪社区和永丰社区,成片的茶树嵌满大小山头,整个山间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茶香。
1993年,宝洪茶种植规模0.25万亩,31年栉风沐雨,如今全县宝洪茶种植规模达到1.5万亩,产量近120吨,平均价格700多元/公斤,年产值近1亿元。2016年,宝洪茶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宝洪茶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宝洪茶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
如今,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宜良县匡远街道宝洪社区精准布局茶文化博物馆、民族传承馆等文化元素,多元开发宝洪茶系列土特文创产品,培养“种产销——游购娱”一体化产业生态,推动宝洪茶“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延链增效。
茶香遍野 富了乡村
“如果不是社区党委带着咱们搞合作社产业,这‘大山沟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像现在这样!”宝洪社区大村子村王志国是当地的种茶大户,家里有100多亩茶园,从种茶以来,年收入高达6万元。
宝洪社区通过发展茶产业主动“造血”,逐步让群众渐渐过上了“甜蜜蜜”的日子。依托匡远街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下设宝洪社区、永丰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以“街道联合总社+社区合作联社+市场化运作”发展模式,打通宝洪茶种植、管养、加工、收购、销售全产业链,推动宝洪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着力探索“宝洪茶+”模式,延伸宝洪茶产业链,促进农民增富、农业增效。
自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以来,1000余名群众陆续成为合作社的一员,建立“社区党委+合作社+茶协会+企业+茶农”利益联结机制,组织2个社区1070户种植万亩茶园,由茶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常年用工2000余人次,采茶期间临时用工4万余工次,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宝洪茶产业的发展给乡村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今,宝洪茶这片“绿叶子”成了推动茶农致富的“金叶子”。宝洪茶山的美丽嬗变,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宝洪茶山造就七彩梦
宝洪社区、永丰社区除了是宝洪茶的主产区,也是“七彩梦乡·宝洪茶农文旅综合体”建设项目所在地。
该项目依托两个社区现有茶园、蜂场、茶博馆、民宿及基础设施,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大力推行宝洪茶标准化种植生产。
为解决茶农、茶企因“单打独斗”出现的抗风险能力差、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异较大、市场监管较难等问题,统一组织茶树施肥、浇水、防病和茶叶采摘、加工等工作,多次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农户进行茶园管护、优质采摘、生产加工、茶叶品鉴、茶艺技能等方面的技能培训200余次,开展茶叶种植观摩学习、采茶炒茶比赛、专家讲座等活动128场。组织农业科技人才、“金融特派员”、种植“大户”开展茶树种植、管理养护、茶叶制作、融资贷款等培训,提升茶农种植、养护、采摘、加工、包装等知识和技能,持续提高茶树养护水平,着力保证茶叶品质。
同时,依托科技赋能,建立标准化茶叶加工车间,茶叶生产全程严格品控管理,由宝洪茶协会负责品质监管,以高品质茶叶赢得市场及价格优势,宝洪茶年销售平均价格从300元/公斤上升到700多元/公斤,高品质茶叶价格最高可达3000元/公斤。
除此之外,作为宝洪茶种植地之一的永丰社区,组建了股份、劳务、土地、置业、旅游5个合作社,不断深化“三变五合”成效,依托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蜜源植物丰富等优势,以股份经济联合社为主体实施蜜蜂、胡蜂养殖项目,创新开展“认养一窝蜂、甜蜜两家人”蜜蜂认养活动,目前蜜蜂养殖规模已扩大至1000群,年集体经济收益30余万元。
依托“两个社区”(宝洪、永丰),共建“一座山”(宝洪茶山),持续擦亮“七彩梦乡·宝洪茶农文旅综合体”项目品牌,乡村振兴之路稳步向前推进。
农文旅融合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宝洪社区和永丰社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发展集种茶、制茶、卖茶、茶旅游于一体的大产业,用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
着力开发茶文化旅游,村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科学规划建设蓄水池、灌溉管网、机耕路、采茶步道、旅游观光亭等配套设施,科学布局宝洪茶种植示范区、茶叶加工厂、蜜蜂胡蜂养殖场,有效解决道路、用水、运输、加工等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好山好水出好茶。依托茶山1.5万余亩茶园,统一品牌、统一管理,全面推进生态种植、精深加工,线上线下营销,做强茶产业。持续办好宝洪茶文化旅游节、彝族传统“祭茶节”等节会,开展茶山诗会、采茶体验、茶技比赛等活动,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以节会活动促进茶旅融合,扩大“宝洪茶”品牌效应。
做活茶文章,致富路越走越宽。聚焦打造“品在茶乡—‘七彩梦乡·宝洪山’”乡村振兴3A级旅游景区,采取“政府+企业”模式,拓展建设茶文化博物馆、民族传承馆、生态观光茶园、少数民族村寨、研学基地、特色民宿等文化元素,多元开发宝洪茶饮料、宝洪茶酒、宝洪茶素饼等土特文创产品,推进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
作者:程志杰 李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