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山沟沟里刮起绿色畜牧精品风——看浙江余杭“减抗”方案如何实现高值化养鸡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毛华敏
  • 2024-08-19 16:09:05

天目山余脉停驻之地,前可见高楼密织,后可观山峦沟壑,其间遍插良田美舍,这里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山连山接城,水连水绕村。

这是一方山水城乡交融之地,优势、劣势同源。有一种声音认为,这样的一个繁华美地,不适宜发展畜牧业,但是反过来看,余杭城山相拥,经济发达,最不缺购买力,况且现代畜牧业也可以环境友好。因此,不少企业认为,这里是发展精品畜牧的绝佳之地,关键在于如何发挥特长,体现特色。比如,他们在思考着消费者的诉求,致力于减少或完全摆脱对抗生素的依赖,以此来提升养殖水平与鸡的品质,满足市场对健康安全畜产品的追求。

图为史氏农场中的放养鸡。毛华敏供图

何以减抗——规模场有妙招

夏日清晨,骄阳初露,位于鸬鸟镇山沟沟村的杭州益媛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沐浴在清辉之中,场内的小鸡却早已林下撒欢。在这儿,花生、玉米是它们的主食,青草、小虫是它们的零食。吃饱喝足之后就去屋外散散步,听着音乐,打个小盹,主打生态、自然、惬意。不过,这仅是表象,内里养殖还有绝招,创始人宋益媛又是研发者。

养鸡,“80后”宋益媛本是个外行。2014年,她抓了100只鸡崽搞起了试验。“在外人看来我有点魔怔。”宋益媛回忆,“有一段时间,为了研发生物发酵饲料,每天都要去捡鸡粪,放在手里反复揉搓,再用鼻子闻一闻,不断调整饲料与水分之间的比例。”

宋益媛认为,粗饲料经发酵后,含有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肠道健康,进而增强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使鸡肉更加鲜美,营养价值更高。

减少动物疾病发生的背后是为了减抗,即降低抗生素在畜产品和养殖废弃物中的残留,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由于人类、畜禽和微生物环境相互循环,耐药菌可通过食物链和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减抗不仅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维护人类健康,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发酵饲料成功验证后,2016年,宋益媛一下子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万只,取名“神鲜鸡”。

与宋益媛不同,杭州史氏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当家人史弘,从小跟着父亲养鸡,经验丰富,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们牧场,年出栏5万多只鸡,全部采用林下散养,为的是保证鸡有足够的运动量,增强鸡的体质。另外,做好免疫与消毒至关重要,该打的疫苗一个都不能落下,鸡场消毒不留死角,不要有侥幸心理,要像照料孩子一样去照看。这样,鸡群健康,抗生素的用量自然就减下来了。”史弘介绍。

何以替抗——中兽药堪大用

减抗,不仅要减少不必要和不规范的用药,更在于积极寻找并采用合适的替抗产品。近年来,面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中医药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余杭区正将传统中医理论融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之中,通过“治未病”来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使用中兽药来代替部分抗生素对鸡治疗“你看这只鸡的屁股上有白色稀粪,体形瘦弱,精神状态也不太好,初步诊断是鸡白痢。这是一种常见的病,以前常用氟苯尼考等抗生素,但现在,我们为了响应政府的抗生素减量行动,改用中兽药四味穿心莲散。”目前,在史氏农场,针对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兽药防治措施。

同样,在益媛家农业,宋益媛除了手持生物发酵饲料这一绝招外,又带领企业研发了中药料包,这里的神鲜鸡吃的是生物发酵饲料,喝的是山泉水炮制的中药汤,甚至还听着悦耳的音乐。这种养殖模式,不仅体现了对动物福利的重视,更是通过内调外养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升了家禽体质和免疫力,减少了疾病发生的几率,从而降低了用药需求。每年,山沟沟基地能够稳定出栏15万只的优质肉鸡,保量又保质。

家禽养殖,有章可循,为何益媛家农业、史氏农场这些规模户非但没有循例,还要革自己的命?宋益媛、史弘共同告诉记者,一方面,市场对精品化养殖有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响应政府的号召,致力于发挥规模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图为觅食中的“窑北桃花鸡”。毛华敏供图

在余杭区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任国华看来,特殊的区位、地理条件,促使余杭区推行绿色生态养殖,自2021年畜禽养殖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试点行动以来,在家禽方面,余杭确立了“规模场全覆盖,小散户紧跟上”两个目标,前者已实现,后者正在实施中。

何以覆盖——散养户有高参

减抗、替抗需要资金与技术支撑,规模企业有动力,也有先行先试的能力,难的是如何向中小散户覆盖。

任国华告诉记者,散养户大多缺乏使用中兽药替抗的技术能力。为此,“我们正在与科研院所合作,准备推出中兽药替抗的产品目录与指引,帮助中小养鸡场走好绿色健康养殖这条路子。未来,散养户碰到鸡生病,只需‘照单抓方’即可。”

而眼下,中等规模户、散养户也有大户可依赖。史氏的成长,同行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于是纷纷上门请教。史弘也不藏着掖着,有问必答。问得频繁了,干脆主动提出,以农民田间学校为载体,向余杭昌诚禽业专业合作社的全体社员及周边散养户无偿分享养殖经验,每年举办4次。

益媛家农业欣欣向荣,但牧场承载能力有限,要想产能突破,需要另辟蹊径。如今,该公司正在将该模式复制到周边农户,让神鲜鸡不再困于一场一址。

“大观山蜜桃”是瓶窑镇窑北村的主导产业,在做强蜜桃产业的同时,依托强村公司,窑北村输出了颇具特色的“窑北桃花鸡”。这里的鸡只顺应天性,啄食着桃树下的落果,捕捉田间的昆虫,而鸡粪又作为有机肥回馈给土地,滋养着桃树的生长,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此外,再加上有“二维码﹢电子脚环”加持,对散户在用药、溯源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现代化管理,减抗自然有章有法。

因此,在政府支持、大户带领、强村公司统一管理下,余杭区的优质家禽减抗养殖技术,正迅速由规模场向规下养殖场推进和覆盖。

何以见效——优质出优价

目前,在政府与龙头企业的推动或带动下,余杭区家禽减抗养殖已蔚然成风,那么,作为检验这一模式成败的关键看点——效益又如何呢?

“中药替抗,虽然不像抗生素那样大杀四方,需要讲究精准施治,甚至有时候起效慢一些,成本也高一点,但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保障,品质有提升,划算!”说起成效,史弘颇为自傲,“销售根本不用愁,由于鸡的风味好,而且我们的鸡相比其他鸡身体强健,人吃健康的鸡才会健康。3斤重的鸡,定价128元/只还不够卖。”

同样,益媛家农业也是一番产销两旺的景象。该公司主要向杭州城区的高端酒店供应土鸡,在美味面前,158元/只的神鲜鸡依然挡不住消费者热情。再者,宋益媛从事外贸出身,擅长营销,近年来,赶上短视频红利,再结合朋友圈私域流量,全国各地拥趸不少,销售半径早已跨越一城一地,其中,高端产品价格已经攀升到200元以上。

即便售价不菲,但神鲜鸡的销量仍然强劲增长,“市场上从来不缺购买力,缺的是性价比透明度。对消费者来讲,低质低价或优质优价都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低质高价。”宋益媛认为,神鲜鸡的成功,在于口碑的沉淀,其核心密码是基于减抗要求下的肉质提升。

减抗策略的实施,为余杭区畜牧业带来了精品化和高值化的双重转型。数据显示,余杭区年出栏优质土鸡约250万只,西部山区占比90%以上,年产值近3亿元。这一数据背后,是余杭方案对传统养殖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径的一次有益探索。余杭区已构建“龙头﹢公司﹢散户”的治理体系,不仅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也为散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余杭区正大力推广“福利养殖﹢中兽药替抗”的模式,以此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走出适应城山相拥的绿色、精品养殖之路。

 作者:毛华敏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