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北尚义县:加强“农村供水”助力乡村振兴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邓荟雯
  • 作者:李杰 孟宪丛
  • 2024-08-24 21:57:49

“现在,我们吃的水卫生、干净,非常好!”近日,在河北省尚义县三工地镇八岱花村农民姚风亮家里,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姚风亮满脸笑容,赞扬农村饮水供水事件。

近年来,该县农村饮水管理服务中心始终坚持把“保供水、保保服务、保民生”作为工作主线,扎实做好农村安全供水工作,不断提升供水服务,有效保障供水畅通,实现了群众有水吃、吃好水的目标,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把好“源头关”,确保水质安全

尚义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北部坝上地区,气候干旱,多风少雨。2019年,为彻底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了坝上大青沟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并组建了尚义县农村饮水管理服务中心。该中心担负着县内坝上片5个乡镇、53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大青沟镇区恩泽园,惠泽园东区、西区3个集中搬迁安置区,共计5.6万人的安全供水保障任务。

深知水源安全的重要性,该县坚持把供水水源安全作为保障群众安全饮用水的重要基础,‌加强水源地保护。争取县财政资金10万元,实施完成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项目,对七甲东荞麦夭村水源地进行了规范化建设,种植2米高行道树云杉716棵,设置刺丝围栏3850米,金属护栏网810米,新建围墙18.8米,设置水源保护区界标14块,安装交通警示牌4块、配备水源地管护员1名。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首先要做到水源安全,必须把好饮水安全的第一道关口。”该县农村饮水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忻胜军如介绍,紧扣从“源头到龙头”水质安全责任链,加大对水厂的原水、出厂水进行检测频次,及时发布水质信息公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净水池6个检查口加高并上锁,加装了监控设备,保证了水源水质安全。夯实水厂室外基础设施建设,将2000平方米混凝土院面全部铺设了沥青,车位重新铺装植草砖220平方米,新修散水及大门外混凝土路面353平方米,使水厂整洁卫生,面貌一新。

筑牢“生命线”,畅通供水保障

农村供水保障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供水管网就是安全供水的生命线。农村饮水管理服务中心自觉担当起安全供水、保障供水的重任,守护着群众的生命线。

具体工作中,统筹安排、保证正常持续供水。随着石井乡30个村整村搬迁至大青沟安置区,水厂管网延伸马莲洼、蒙古营等5个村,这5个村用上了水厂的自来水,水厂供水范围扩大,供水规模增加。面对入夏以来用水量急增,峰值日供水量超过4000吨,中心采取宣传车广播节水,不定时巡查,分时段供水等方式,全力做好用水保供工作。

及时维养,保证水脉畅通。按照“村申请、乡报告、局批准、中心维修”的程序,做到有报必接、有接必修、有修必果,共计维修管道128处,维修检查井内设施89处,更换检查井16个,更换水源地止回阀7处,水厂流量计1个,新建村饮水点1处。同时,加大对供水设施、供水管网巡检力度,24小时密切监测压力变化,根据用水量变化、各类运行参数情况,合理调度调配水量、水压,平衡管网压力,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保障安全平稳供水。

大青沟村农民孙志亮说:“过去吃水‘一股股’,现在供水‘满管管’,过去三天两头停水,现在白天黑夜有水,老百姓吃水非常方便,我们非常满意。”

架起“便民桥”,以人为本服务

近年来,该县农村饮水管理服务中心始终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用水户需求。

为了方便老年人交水费,在水厂业务楼一楼专门开设了收费窗口。通过收费窗口工作人员指导、发放网上缴费流程宣传卡、主动对接老人子女等方式,大力推广网上远程缴费,尽量让老百姓“少跑腿”,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供水管网延伸到那里,自来水就通到那里,优质服务就送到那里。该县设立了供水维修服务电话,接到服务求助后,维修人员争分夺秒,及时到位,为群众排忧解难。大苏计乡双井子村孤寡老人田占花冬天去女儿家生活,平房无人居住。今年清明前,老人回家发现家中已成“冰山”,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及时派出维修人员,为老人更换了冻坏的水表,帮助老人清理室了内的冰水。老人逢人就夸:“现在,家里不但自来水吃得好,有了问题水厂的工人来给修得也快。不但给修水管换水表,还给清理打扫家,太感谢他们了。”

安全保障,无限服务,“水”叫随到,是农村饮水管理服务中心的服务标准。5月16日,因光伏线路搭基开挖,误将水厂自流区DN250主管道挖断,致使部分村停水。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在微信群下发停水通知,调查各村缺水情况。同时,紧急调用6辆送水车,为饮水困难村送水,保证群众正常用水。并从外地厂家连夜调用管件,组织抢修队伍连夜抢修,17日下午4点全线通水。

为了推进节约用水,保障安全用水,由该县发改部门组织召开价格听证会,推行阶梯式水价,合理收取水费,受到用水户一致好评。如今,“哗哗”的自来水声,流淌出农民的幸福生活,供水工程成为乡村振兴中群众最满意的民心工程。

作者:孟宪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