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是不是大变样了?”时隔一年,当记者再访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斗潭社区,见到社区党委书记李雯时,她率先发问道。细看,果真!原先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处、走廊里、墙壁上全是牌子和制度。“现在只留下三块牌子,再添暖心服务,温馨多了吧。”李雯说。
过去,滥挂牌的又岂止斗潭社区。经过专项整治,如今在衢州市的村社一级,上墙事项从59家单位的40项内容,缩减到9家12项。而要撤去的又何止牌子,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由来已久,究其根本是权责不对等、有效监管不足、合力难凝聚。因此,衢州市的应对之策是:系统推进,既要减负,更要赋能。
据了解,自2024年3月以来,衢州市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作为切入口,由市委主要领导部署推动,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化“双牵头”治理机制,全面掀起了基层减负的热潮。短短半年,当地已出现不少新转变。
“箩筐”上头加“盖子”
前不久,收到某部门下发的要求全面排查电瓶车的通知,柯城区荷花街道兴华社区党委书记程满珍心里开始犯嘀咕。她从事社区工作十多年,遇到的诸如此类任务不胜枚举,上头部门哪个都不能轻易得罪,过去就算再难也得顶着头皮上。可眼下市里推出“减负码”,到底管不管用,程满珍决定暂且按兵不动。
衢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坦言,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条线部门向下分配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村社这一基层终端经常面临任务层层“转嫁”的风险。服务流程制度混合上墙,违心加盖“人情章”“万能章”,网格员承办、协办“部门里的专业事”等问题,同样很普遍。
对此,衢州市探索推行基层事务“准事准办”改革,明晰职责边界,规范事务准入,推广“减负码”,构建基层负担指数评价体系,着力破解职责边界不清、准入不严、监管不力等难题,实现基层事务全口径准入、全流程监测、全链条管控、全闭环考评。
第一步就是先明晰规范和边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衢州市对村社、网格的职责进行梳理,便于基层干部迅速、清晰地对照自身职责。与此同时,哪些制度能上墙,哪些证明可盖章,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与明确。
职责任务明晰后,如何放得下、管得住,关键还看怎么抓全程管控。衢州市的办法是依靠智慧化,在“三民工程”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中设置“事务准入”模块,要求准入事项必须通过该系统布置到村社。如此一来,流转全程监测,便于实时跟进。对职责之外需新增的事项,则必须层层过审,方可以临时任务的形式交办。倘若还有“漏网之鱼”,基层干部用手机一扫“减负码”,就能当即匿名反映问题线索。
对此,很多衢州市的基层干部拍手叫好,形象地称之为“箩筐”上头加“盖子”,实现“一个口子”管控进出,再也不怕被“压任务”。全程管控和“减负码”能否奏效?起初像程满珍那样左顾右盼的基层干部也不少。才过了一两天,排查电瓶车的任务就被叫停,心头阴霾一扫而空的程满珍竖起大拇指,“社会工作部还真是基层干部的贴心娘家人!”
“数治”真正变“智治”
衢州市的“三民工程”全称是民情档案、民情沟通、为民办事全程服务,于2009年推出。十多年来,衢州市既持之以恒又与时俱进,“邻礼通”就是近两年的一大创新。简而言之,“邻礼通”就是“云上版”的民情档案,涵盖了数十项信息,同时与基层多个应用打通融合。有了“邻礼通”,网格员无须重复录入信息,就能办理档案归集、事件办理、巡查走访等业务。
“邻礼通”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一个应用通办众多事项,除此应用之外没有其他应用。关于“指尖负担”,柯城区万田乡上蒋村党支部书记蒋峰深有感触。回村任职前,他就在外地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面对稀奇古怪的填表任务和各式各样的手机应用,科班出身的蒋峰尚感难以招架,更别说其他年纪偏大的村社干部。
如今,衢州市大力整治村社干部的微信群管理、政务App下载使用和表格填报等工作,切实减轻基层“指尖负担”。与此同时,持续推动“三民工程”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融合,加快推进基础数据整合归集,通过条线部门“零报表”应用,让基层不再“围着表格转”,也让数字化应用回归到快捷高效服务的“初心”。
赖婷珍是斗潭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几天前的午饭间隙,她收到了一位居民通过“邻礼通”反映的投诉,很快便与对方取得联系。起初,那位居民到场后气势汹汹,经过一番沟通,情绪很快被纾解,不仅主动握手言和,还提出要多参与社区治理。在赖婷珍看来,“邻礼通”作用显著,既是百姓手中的“掌中宝”,方便报事报修、反映诉求,也是网格员的好帮手,让网格员从表格中“解放”出来,可以轻装上阵走近居民身边嘘寒问暖,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数据打通后,填表少了,信息能够精准推送、直达网格,村社一级只需精准核查。村社干部走进老百姓家中,也无须左填承诺书、右问各种信息,这无疑拉近了彼此距离。如此一来,化“指尖负担”为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了网格化管理效能。
在龙游县,当地还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优化“龙游通”底座平台,归集养老、卫生、教育、救助等四大领域,总共涉及13个部门的135项780万条数据,探索算法赋能治理服务。接下来,衢州市还将探索更多元的数字治理新模式。
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斗潭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邻礼通”功能。
“轻车”同时更“壮马”
在衢州市的整套实践中,基层要减负更要赋能,通过共建共治,实现基层治理力量从“单种兵”到“集团军”的转变,才是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的根本方法。
引导用好“两新”组织、志愿者队伍这些增量,使志愿服务走进村社主阵地,推动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基层治理,已日趋成为衢州市各地和各部门的一种共识。在基层减负中,以滥挂牌专项整治为例,全市55个部门主动上门对接,便是最典型的表现。
“前半篇是减牌子,后半篇是增服务。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求部门‘减负卸货’,同时更强化资源下沉、精准对接,利用村社党群服务中心这一阵地,真正把‘最后一米’的服务落实落细,同时全力推动各种力量的大融合。”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玲芳说,这便是既要“轻车”,更要“壮马”。
江山市从四年前就开始在镇街全面推进社工站建设,2022年实现了全覆盖。推进过程中,该市并不追求“高大上”,而是多与现有服务场所比如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站、儿童之家等进行整合。在这一平台上,当地集合了各类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力量,借助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成效十分显著。
“我们也是整合各方力量,尤其聚焦养老场景的打造,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代办等服务,让在外就业或居住的儿女更放心。把服务做到位了,乡风自然更和谐文明。”蒋峰告诉记者,除了服务暖民心,村里还注重文化悦民心,节庆时舞龙灯、闲暇时排练舞蹈,润物细无声地推动乡村善治。
据了解,2024年以来,通过建立风险隐患“一本账”、日清日结等机制,衢州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解决了一批“疑难杂症”,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赋能。衢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杜兴林表示,下一步,衢州市将继续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深化新时代“三民工程”,持续推进“三治”融合,努力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