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社会 详情

苏陕携手共创柞水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周坤
  • 2024-10-15 21:11:48

近年来,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与陕西商洛市柞水县以合力共建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柞水木耳首位产业为基础,紧抓园区规划建设、菌种研发、木耳种植、产品加工及销售“五个关键”,引入东部项目、资金、技术资源,投入苏陕协作资金1.05亿元,推进柞水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柞水木耳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产业园总产值达到39.6亿元,其中,柞水木耳等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32.9亿元。

一是紧抓协作共享,强化园区创建。持续深化苏陕园区合作共建,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柞水县农业农村局签订《关于帮扶创建柞水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双方在决策咨询、园区规划、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科研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2023年以来,双方开展互访交流4次,互派园区规划建设、农业技术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100余人次。双方对标产业园创建37项指标任务和8大工程39个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创建,建成“两带五区多点”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12月全面完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任务,顺利通过国家认定验收。

二是紧抓科技赋能,夯实研发基础。推动柞水木耳新菌种研发,累计投入苏陕协作资金2000余万元,在园区内建设柞水木耳实验研发综合中心等项目4个,成功研发金耳、玉耳等木耳新菌种5个。推动东西部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持柞水县科技投资公司与食用菌专家李玉院士团队开展合作,新购新建产学研合作研发设备16台、试种大棚3000平米。邀请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高校院所以及江苏省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宋金俤等专家来柞指导食用菌种植、加工,研发新型加工设备。

三是紧抓项目支撑,做大种植规模。先后投入苏陕协作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木耳菌包生产、木耳种植基础提升项目25个,建成5个年产2000万袋菌包大型生产基地;新建、改造木耳大棚500多座,引入江苏企业升级物联网智能木耳种植大棚,实现木耳智能化、精准化种植。现已建成“两带五区多点”产业发展格局,“两带”即金米木耳产业融合示范带、北线木耳标准种植示范带;“五区”即西川金米木耳产业融合示范区、中博菌包生产研发区、金凤茨沟木耳精深加工区、常湾大河废弃物综合利用区、县城木耳产品营销区;“多点”即全县发展30个“百万袋”木耳专业村和9100个木耳种植户。

四是强化资源引进,做优加工体系。先后支持陕西中博、陕西秦峰等柞水农业龙头企业13家、木耳专业村26个,建设各类木耳初加工、精深加工生产线86条,木耳产业加工转化率超过80%,有效提升了柞水木耳加工规模和产品附加值。先后引进木耳肽等东部木耳深加工企业3家,实施木耳产业补链强链项目25个、总投资59.91亿元。开发木耳面膜、木耳啤酒、木耳益生菌等系列新品22类98种,促进木耳加工向精深领域发展。同时支持建成柞水首家木耳菌包循环处理工厂,菌包循环处理率达100%,初步形成木耳全产业链。

五是强化品牌培育,拓宽销售渠道。投入100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建设西部食用菌交易交流中心项目,充分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供应链条,引导产业升级。高淳柞水两地紧抓江苏省总工会等部门消费帮扶政策,积极推动江苏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柞水木耳。联系杭州巴士传媒集团南京分公司连续3年为柞水木耳免费提供价值3000余万元的地铁广告媒体资源,南京地铁4号线开通“柞水木耳”号品牌专列。柞水县成为陕西首家“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柞水木耳等农产品入驻江苏省总工会消费帮扶展馆、进驻“鲜丰汇”等江苏消费帮扶平台,帮助柞水企业在南京等地开设“柞水木耳”专营店21家。柞水木耳等农特产品2024年在江苏实现销售8000余万元,成为“最受南京市民欢迎产品”。

作者:周坤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