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4年浙江省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果展暨杭州社会组织公益嘉年华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浙里有‘社’活力领‘杭’”为主题,来自长三角不同区域的60家优秀社会组织齐聚浙江杭州,通过公益集市的方式展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
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浙江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江宇表示,近年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注重提升社会组织的政治性、公益性和规范性,引导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提供了省域范例。
截至今年9月底,浙江全省社会组织 6.97 万家,慈善组织 2238 家,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 24.4 万余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浙江全省4A5A等级社会组织达3800多家,省级品牌社会组织 492 家,兑现财政奖补资金2276万元;通过主动减免和降低收费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13.3亿元,惠及企业7.78万家。
图为活动现场。
多年来,浙江省民政厅不断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共富建设,倡导社会组织加入“千社兴乡村、携手助共富”乡村振兴专项行动,179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帮扶项目1.46万个,投入资金2.39亿元,受益群众122.3万人,助力山区海岛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治理上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浙江省民政厅支持社会组织发挥源头治理优势,鼓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群防群治等工作,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基层治理范式和品牌,形成了“红枫义警”“武林大妈”“海岛渔嫂”“天宁评谈”等一大批新的基层治理范例。
“杭州市6万余家登记和备案的社会组织活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民主协商、扶危济困、公益服务、行业自律、乡村振兴和国际救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杭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方毅表示,作为浙江省省会和“窗口城市”,杭州将进一步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大局,在促进经济发展、参与基层治理、改善保障民生等方面不断打响具有杭州辨识度的社会组织品牌,持续推进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浙江省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选编》《杭州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报告》(蓝皮书)和《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规范》地方标准;选聘了贾华琴、雷鸣、钱海军三位社会组织负责人的优秀代表为“浙江省社会组织公益大使”;公布了杭州市首批三个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工作室。
公益嘉年华活动上,“乡村振兴”板块共有15家社会组织参展,共同奏响了社会组织参与东西协作、山海协作、共富同行等行动的共富之歌。据统计,2023年以来杭州市社会组织已投入帮扶资金470万元,受益群众达4万余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龙成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