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南延津:“旧”中淘“新” 农业大县发力循环经济

  • 来源:河南日报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赵振杰 李亚伟等
  • 2024-11-03 20:04:57

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手机超4亿部;2023年,有8000万台电视机、6000万台空调等家电需要淘汰;202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量预计达到120万吨……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两新”行动,即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是“两新”行动的关键一环。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今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起步较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在全省行动中如何担当重任?记者来到新乡市首家获得省级批复以“资源—回收—再生”为主的专业园区——延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一探究竟。

动力电池 在园区用尽“余热”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长,动力电池加速进入“退役”高峰期。

新乡市东源汽车报废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东源”)已做足迎接这一高峰期准备。2021年,新乡东源结束以人工为主的拆车历史,从县城南环搬进循环经济园区,年处理报废车能力从3000辆提升到50000辆。

“搬家用了8000万元,升级符合新能源汽车拆解要求的车间又追加投资2000万元。”新乡市东源汽车报废回收有限公司经理张泽斌却说:“这两项对我们来说投资很大,但我们心里有底。”

c54ff12dc0acd3b08f4f723df74a6d28_p50_s.jpg

新乡东源年处理报废车能力从3000辆提升到50000辆。李亚伟 摄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退役”后仍然大有可为。退役后的电池容量在20%—80%之间时首选梯次利用,重组后用于低速电动车领域,还可用于储能、通信基站、路灯或者移动电源,直至退役后的电池容量降低到初始容量30%以下,仍可以拆解、破碎、分选、冶炼,提取出贵金属、塑料等。

广东鲲鹏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将进入延津县循环经济园区,打造锂电池梯次利用新阵地,让退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发挥余热。

河南中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中鑫”),具备年处理废旧锂电池10万吨、年提取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国内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锂电循环产业基地。

张泽斌坦言:“一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在200公斤左右,我们一年就算拆满5万辆车,河南中鑫处理起来也游刃有余。”

河南中鑫从退役动力锂电池中提取锂元素再生成电池级碳酸锂后,剩下的磷酸铁渣,目前在多数地区被当作一般固废处置,但在延津县循环经济园区,磷酸铁渣能被“吃干榨净”。

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局局长王祝威介绍:“我们新引进一家企业,可以从磷酸铁渣中提取出化工原料磷酸盐和氧化铁,预计每年可创造6000万元利润。”

循环图上数十家企业“坐镇”

10月23日,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胡生利向记者展示该县资源循环利用及产业链耦合图,图上条理清晰,相互关联,更值得一提的是,循环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实打实的企业“坐镇”,实现园区内外循环。

据介绍,循环经济园区依托静脉产业园,构建了以低值废弃物处置和城市矿产开发为主线的发展架构,形成了以生活垃圾等低值废弃物处置和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塑料、废旧汽车拆解等资源再生利用为主,以农林废弃物、医疗危废、废钢铁等废旧金属、废矿物油、废旧电路板等为辅的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同时,以河南中鑫、首创环境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全链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23年,该循环经济园区有企业11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3家(工业47家,商业2家,服务业2家,建筑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专精特新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e232e59e5fde7e0f7c3572b11200fa1b_p51_s.jpg

河南中鑫年产5000吨碳酸锂生产线合成车间。李亚伟 摄

记者走访循环经济园区多家企业后发现,很多企业都是“年少有为”,比如河南中鑫“年仅三岁”。

2021年以后,该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以静脉产业园建设为起点,从项目引进到专业园区建设,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在这个豫北农业大县实现飞跃发展。

该县持续以强链补链、产业链招商思维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配套、提升服务能力,从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发展,重点打造企业内、园区内和行业内三个循环,促进园区和产业发展不断迭代。用时3年,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配套全、服务优、项目实、达效快、增长稳。

用行动勾画循环经济闭环

延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按照“整体规划、功能分区、产业关联、项目支撑”的思路,以规划统筹盘活存量土地、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基础,将园区分为建成区、建设区和发展区,总规划面积10500亩。

建成区里内外循环、建设区内如火如荼,发展区的故事也拉开帷幕。

河南金刚石单晶产量占据全球约70%,切割金刚石产生的半导体切割砂浆中含有金刚粉,延津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引进河南信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处理2000吨第三代半导体切割砂浆项目。

还有总投资4亿元年处理10万吨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处理30万吨再生纸综合处置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交易量500万吨中原再生资源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处置1万吨硬质合金回收项目……

资源循环的圆满即产业链条的完整,延津县委、县政府放眼全国,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以精拆细分及高值化循环利用为重点,持续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

《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鼓励各地政府投资建设回收网点,支持回收企业、回收个体等多元主体承接、承租和运营维护。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兼并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提高废旧物资回收管理效率,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

延津县谋划构建回收网络,已与北京新易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运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共同构建集合全市、联动全省的废旧资源回收体系和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下一步,延津县将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为契机,依托省属国有企业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紧盯全省循环经济“4+N”新模式的建立,建设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打造以精拆细分及高值化循环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助推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