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陕西杨凌:奋力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胡明宝
  • 2024-11-04 14:09:07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紧跟党和国家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步伐,积极发挥“国家队”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一批本土数字农业、种业等优质市场主体率先向旱区智慧农业发起了冲锋号角,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新未来。

杨凌数科:打造旱区农业“规模化、科技化、订单化”的发展模式

杨凌数科是陕西粮农集团农业科技与服务板块的核心主体,主要围绕我国旱区农业,突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开展农业大数据、土地流转和托管种植、数字农服、职业培训、品牌农场建设、粮食贸易及“一带一路”农业技术服务等业务,以促进旱区农业“规模化、订单化、科技化”的发展为使命,聚力打造中国旱区数字农服第一品牌,凭借专业化的团队和科技化的技术,目前已形成了小麦、玉米等主粮品种的系列知识产权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23项,并成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单位、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农业服务产业促进分会副会长单位。

“规模化粮食生产的效益来源主要靠精准的管理和调控技术,目前,旱区农业主要受制于水资源匮乏、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效益,旱区的粮食作物效益提升空间显著。杨凌数科运用智慧农场等科技手段,对大田生产进行精准管理、精准调控、精准作业,在保产增产的前提下,持续促进省水、省肥、省工、省地,用科技管理要效益。通过变量施肥和智能水肥一体化,就能节约肥料和用水10%-20%,通过智能农机精准播种确保路线和间距的精准,就能提升5%的土地有效使用面积。”杨凌数科相关负责人周单说。

智慧农场管理系统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规模化农场的精准化、自动化决策和管理,实现了对农事决策及用水、用肥、用药、机耕作业的精准调控。周单说,有了粮农集团在全产业服务体系上作支撑的坚强后盾,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和陕西的很多种粮大户以及农业合作社,成为了我们公司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的用户,同时运用该系统,今年公司设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基地种植的玉米和大豆,高于当地种植户产量20%左右。

杨凌秦丰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为农业贡献“良种”“良芯”

种子是农业“芯片”,粮食安全前提是种业安全,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坚持种业优先发展战略,培优引强种业企业,种业产业聚集度持续提升。

杨凌秦丰种业作为陕西省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着力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助力杨凌中国旱区种业硅谷建设,旗下的“伟隆169”“西农162”“西农059”“普冰151”等一系列优质种子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

“为持续推动种业产业提质增效,我们以国家‘种业振兴’战略为指引,积极运用数字化智慧化科技手段,杨凌秦丰种业与杨凌数科强强联合,共同携手打造陕西省的重点项目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项目,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现代制种技术和种业管理实际相融合,覆盖作物育种全链条,提供集育种、制种、加工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数字化升级,打造了智慧种业‘驾驶舱’,通过对育繁推全链条数据的融合和连通,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迭代、保障种子生产品质、提升新品种在市场的推广。”杨凌秦丰种业负责人说道。

除此之外,杨凌示范区辖区内的畜牧养殖、粮食储备企业持续深化科技创新,陕西秦宝牧业积极开展“秦宝牛”育种攻关和智能化牧场管理系统应用,杨凌储备库建立智慧粮库系统,为保护优质种质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杨凌示范区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示范区核心功能定位、更好担当国家使命,助力更多优秀企业在杨凌“沃土”上生长壮大,不断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支撑旱区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奋力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