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山东乳山:小牡蛎撬动大产业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长亮
  • 2024-12-02 13:52:22

牡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口感美味,营养丰富。位于北纬37度的山东半岛黄金南海岸的乳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牡蛎资源优势。

太平洋牡蛎新品种“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及三倍体牡蛎的成功引进,进一步打响了“乳山牡蛎”优秀品牌,全市牡蛎养殖水域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30万吨,养殖产值24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产品远销国内外被授予“中国牡蛎之乡”“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山东威海乳山市以牡蛎产业为主攻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力推动牡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聚力打造牡蛎全产业链条,将小海鲜做成抢手货、大品牌,构建现代牡蛎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为海洋经济创品牌、谋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然而,随着牡蛎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以家庭渔场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相对较小养殖生产规模,较低的养殖集中度和配套基础设施覆盖度,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养殖生产标准化,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污水直排也会造成一定海洋污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战略、实现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乳山样本探索,2022年末,乳山市正式启动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整个示范区陆地部分位于乳山口镇南唐家村、面积140亩,海域部分位于银滩南侧、面积5万亩,项目总投资达3.2亿元。

“通过对沿海养殖加工区进行综合整治,整体配备高标准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牡蛎质量标准,有效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实现牡蛎养殖、清洗暂养、电商销售、物流快递、生产服务一体化融合发展。”乳山市汇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宋晓楠介绍道,“这不仅是对乳山市牡蛎产业的二次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行威海分行高度关注乳山牡蛎产业发展,及时锁定相关金融需求,通过联动营销、持续走访,第一时间了解到乳山市政府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1亿元项目贷款支持很快落地。

小牡蛎撬动大产业,近年来农行山东省分行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把乡村振兴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把产业振兴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截至11月25日,全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172亿元,较年初增加199亿元,增速20.5%,高于全行贷款增速13.8个百分点。

有了资金支持,乳山市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很快建成投产,目前陆上厂房、海洋养殖示范区出租率均已过半,由已形成规模、品牌的龙头企业带动小户、散户打开市场销量,全面拉动养殖户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了乳山牡蛎产业健康、全速发展。

作者:长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