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热点 详情

最是人文能亲民丨打卡“浙”村文化好风景之青田稻鱼共生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吕璐芳
  • 作者:方堃 杨钰莹
  • 2024-12-20 13:34:00

【寻访源流】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重要课题。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人在其中怎样发挥作用?深挖浙江以文化赋能乡村、富裕农民的经验,可以寻得蕴含其中的方法论。

【美村简介】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保护区——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小鱼塘明镜般点缀在梯田间,塘中有鱼,鱼促稻长。鱼儿以食用稻花、杂草、害虫为生,鱼粪又可肥田,循环农业的智慧绵延至今,并生发出新的经济价值。从稻米、田鱼的量产,再到农产品“漂洋出海”,从探索研学,再到开发稻鱼文创、农遗旅游线路,“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成就山区共富引擎。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

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

目前,青田全县稻鱼共生系统面积达7.01万亩,总产值3.4亿元,农户亩均增收千元、累计增收超亿元;稻鱼米销售渠道铺至国内440多个城市、欧洲29个城市,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图片由青田县委宣传部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杨钰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