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富裕县富海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坚持把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核心引擎”,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硕果盈枝。
电商助力“土特产”畅销
富海镇结合实际、精准立项,将“电商助力富海‘土特产’走向全国”确定为党委书记抓党建创新项目,全力助推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宏升村致富带头人刘志成以电商平台为载体,持续发布干菜制作视频,并在淘淘乐商城挂售大米、时令蔬菜、鸡鸭鹅等农副产品,粉丝逐渐增长,回头客越来越多,逐步把该镇“土特产”销售全国。为了推动创新项目取得实效,富海镇安排专人帮助协调市、县市场监督部门,为其办理相关证件及资质,并积极向县商务部门对接申请项目。富海镇党委书记针对创新项目,现场指导,并与其交流,对创新项目的发展前景、厂房设备规模、带动村集体及脱贫户受益等多方面进行规划,促进新建厂房扩建至150平方米,扩大生产规模,现已投入使用。
富海镇党委发动村党组织、驻村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帮助店主在多个平台寻找销售渠道,宣传推介家乡优品,形成“三位一体”营销模式。目前,全平台粉丝总量超4万。如今,以党建为引领,多条腿走路,春夏卖干菜、秋天卖时令蔬菜、冬天卖鸡鸭鹅、全年卖大米。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实现了一网销全国,年收入在去年45万元的基础上提高到近80万元,企业带动15名农民就业,人均收入1.2万元。
豆油行业谋发展 睫毛产业促振兴
富海镇充分发挥农闲劳动力剩余优势,建设笨榨豆油厂、开办睫毛厂,多途径带动百姓增收,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4年,在宏升村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下,村民房辉开办笨榨豆油加工厂,厂房占地200平方米,日加工大豆8000斤,年可加工大豆240万斤以上。笨榨豆油加工厂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本村大豆,加工后出售豆粕和优质笨榨豆油,豆油每斤8元,因物美价廉,目前销售市场供不应求。同时,吸纳本村4名脱贫人口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村民用自产大豆进行加工,加工费每斤0.2元。通过出售大豆深加工产品进行增收,年可带动群众增收150万元以上。
2020年,在宏升村党组织的鼓励下,村民张玉环到县城睫毛加工厂,学习手工制作人工睫毛手工半成品的“鱼尾、树叶、麦穗”等多种款式的手工技巧。手法熟练后,回村自己带头先干,一个月结算回2000余元手工费,一时间产生轰动效应。随后,她决定带领大家共同增收,提供技术指导并帮助大家领原料和交付产品,村民零投入,赚取手工费。2022年,党组织帮助张玉环申请注册成立了富裕县秋眸睫毛加工厂。2023年,党组织又帮助村民刘桂景成立了光思睫毛加工厂,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51人进行睫毛加工,人均年增收16000元以上。目前,两家睫毛加工厂已经成为宏升村名副其实的“增收加油站”,全年可带动村民增收240万元以上。
抓住产业“鸡”遇 跑出发展“加速度”
富海镇富民村党总支打破思想壁垒,开辟增收通途。立足本村实际,抓住产业“鸡”遇,成立蛋鸡养殖协会。协会实行统一进雏、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统一核算,分散养殖、分户效益的“五统一,两分散”管理模式,打造全新产业链条。
富民村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深化“党建+服务产业+增收”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扩大发展,蛋鸡养殖协会带动富海镇宏升村、富胜村,二道湾镇联富村,忠厚乡庆丰村等70户共同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共养殖蛋鸡超过50万羽,年产蛋量达到1.75万吨,产值1000万元,并有了市场话语权,使村民们腰包更鼓了。同时也带动了饲料、兽药、孵化、运输、蛋产品加工、活禽加工等行业发展,带动120名劳动力就业,人均收入3万元,鸡蛋远销至海拉尔、满洲里等地。
村党组织用心用情当好“服务员”,主动破解蛋鸡粪污处理难题。每日养殖户把粪污拉到村内粪污处理厂,由村集体统一处理,一部分销售给外乡镇的菜农,一部分发酵成有机肥再回到农户家。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解决了养殖户的难题。他们还积极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县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精准防控,解决群众在养殖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带动村民增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何伟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