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九八年女子民兵排抗洪抢险现场的珍贵影像……”走进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努文木仁女子民兵排荣誉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宣讲活动正在进行,现场群众感受女子民兵护堤救民奋斗精神的同时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兴安盟扎赉特旗整合全旗各领域、各层级宣讲人才资源,积极拓展宣讲渠道,围绕“依托一批阵地场所”“培养一批人才队伍”“推出一批优质作品”三个层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千家万户,“走”进群众心坎。
依托一批阵地场所 让基层理论宣讲“接地气”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传统的禾场打稻实景展示区‘打稻’就是将成熟的谷物脱粒,现在这一劳作过程已经被机器替代……”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绰尔河农耕博物馆”解说员正为参观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带领他们“穿梭时空”,感受农耕文化。为了使基层宣讲更加生动鲜活,博物馆更特别邀请了“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现场讲述扎赉特旗农耕文化故事和年轻时的务农经历。“以前种地全靠这些农具,那时候大家一起劳作,互相帮忙,虽然累但也很快乐。”老党员吴启华真挚地说道。
近年来,扎赉特旗深入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持续发挥各类宣传场馆场所作用,依托绰尔河农耕博物馆、努文木仁女子民兵排荣誉馆等阵地场所,围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方面,开展沉浸式、互动式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更直观地呈现在群众眼前。截至目前,全旗共依托各类场馆场所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103场次,覆盖人数5400余人次。
好力保“好声音”宣讲队依托绰尔农耕博物馆开展宣讲。
培养一批人才队伍 让基层理论宣讲“聚人气”
窗外寒气逼人,屋内学习氛围正浓。在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永合村的屋里炕头,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听着“屯不错”宣讲队员耿淑兰讲述民族团结故事。作为村里的文化村长,她以文化惠民为切入点,组织村里的姐妹们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活动,用歌、舞、曲艺为现场观众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在图牧吉镇,一场文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围观群众一边打着节拍一边跟着唱诵好来宝,现场气氛尤为热烈。“起初我们团队在一起拉胡唱歌,唱唱家乡、唱唱新生活,后来镇党委政府找到我们,希望我们能唱唱党的好政策。”四胡协会会长包秀云说道。
扎赉特旗“屯不错”宣讲队“文艺+宣讲”排练现场。
据了解,扎赉特旗打破课堂讲、音频讲、视频讲等常规宣讲模式,组织专业人员统一编撰“屯不错”宣讲提纲,运用“宣讲+文化文艺”“宣讲+文明实践”等模式,将理论融进节目、将政策凝成曲艺,通过舞蹈、歌曲等方式,把理论“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结合各苏木乡镇“全民村TV”等活动,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得到提升。目前,全旗共组建“小板凳”“小长廊”“习语聊亮”等特色“屯不错”宣讲队伍14支,深入各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通过“小院课堂”“小长廊宣讲”等形式,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本地本土实情共计开展宣讲300余场,覆盖人数1.2万余人次。
推出一批优质作品 让基层理论宣讲“冒热气”
从“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到“初心闪耀一路芳华”,从“传承长城精神守望壮丽河山”到“跨越万水千山只为人民至上”……在扎赉特旗“理想新征程”宣讲大赛现场,选手们一句句铿锵有力的理论宣言,一段段掷地有声的话语金句,赢得广泛好评与阵阵掌声。
近年来,扎赉特旗积极组织动员全旗各地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推出“线上+线下”宣讲作品,推动宣讲工作走“青年路”、说“青年话”、有“青年味”,持续在青年中播撒“信仰的种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已推出《理论宣讲微课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等系列宣讲产品43期。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场深刻的学习实践,充分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干劲。”扎赉特旗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国炎介绍说,“未来,扎赉特旗委宣传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好理论宣讲队伍,继续丰富宣讲形式,为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作者:王野 温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