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从拿到一把刻着自己的名字钥匙的那刻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中国历史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怡明(Michael A.Szonyi)正式成为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昇平庄“荣誉庄民”。这把钥匙寓意着永泰庄寨大门永远随时为他打开。
为何这位来自哈佛大学的洋教授能成为福建山村里的“荣誉庄民”?答案藏在“永泰庄寨与永泰文书”这几个字里。
当天,永泰庄寨与永泰文书的关系研讨会在百年红色庄寨昇平庄举行。以“重生百年庄寨,赓续万卷文书”为主题,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永泰县村保办等联合主办。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庄寨里研究永泰庄寨,在文书前解读永泰文书。
永泰庄寨是中国重要乡土传统防御性建筑,起于唐兴于宋,明清遍布全县,目前保存较好有152座,其中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历史百年以上的98座,2015年以来,“村保办+理事会”保护模式的广泛推行,撬动了超过1亿的民间社会资本持续加入,超过40座主要庄寨得到了保护性修缮,永泰民间实现从“拆寨为荣”到“护寨为荣”的转变。
昇平庄烟火璀璨。受访者 供
近年来,永泰庄寨逐渐走向国际视野。其中,爱荆庄荣获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谷贻堂、绍安庄和积善堂等“黄氏父子三庄寨”被列入“2022世界建筑文物观察名录”。2020年,永泰县正式启动永泰庄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永泰文书,是各种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永泰民间文献的总称。自2016年以来,永泰县村保办与厦门大学深度合作,开始搜集、扫描、整理,目前已数字化保存八万多件,其中两万三千余件收入《福建民间契约文书》。近年来,永泰文书也在积极筹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与此同时,永泰县加强与业界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为申遗工作寻求学术支持。近年来,来自国内外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永泰地区大量一手民间契约文书的研究,呈现了关于当地山区开发、土地经营、聚落形态、族群演化、文化习俗等历史讯息,在时间轴线上还原一个家族演化乃至一个地方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用永泰文书为庄寨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
宋怡明教授向永泰鄢氏赠阅中文版《被统治的艺术》。受访者 供
在研讨会上,宋怡明回顾了自己投身永泰民间文书研究的故事。作为最早以永泰鄢氏“军屯文化”为切入点研究明朝军户制度的外籍学者,2016年,他在厦门大学教授郑振满的邀请下,开启了长达8年的永泰文书研究,并于2019年在昇平庄成立了历史文书工作室。不仅如此,他在哈佛开了一门名为“中国民间文献阅读培训课”的选修课,把对永泰文书的研究论述放到了课程里。
宋怡明表示,多年来在永泰田野调查的经历以及对永泰文献的解读,让他深深觉得与永泰相见恨晚,如若早发现早介入,那么他2017年完稿的学术著作《被统治的艺术》内容或许会更丰富。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宋怡明指出,“多重节奏构成的历史:永泰民间文献与区域史”是他下一步学术研究工作的重点。
除宋怡明外,同样获赠昇平庄“荣誉庄民”钥匙的还有郑振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首席专家杜晓帆。
郑振满在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永泰文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术研究领域,更在于对当下乡村社会发展治理形成历史性借鉴。比如永泰文书不仅仅是产权交易,它还是民间良性沟通、矛盾纠纷化解的见证。他表示,厦门大学在《庄寨密码》之后还将会有更多永泰庄寨与永泰文书关系的学术探索。
无论是永泰庄寨还是永泰文书,其生命力都在于保护利用。早在5年前,杜晓帆领衔的复旦大学团队,就帮助永泰县按照不同庄寨区位进行了功能分类,出版学术专著《永泰庄寨保护修缮导则》《从价值认知到保护实践:永泰庄寨》,让永泰各界对庄寨遗产保护有了更科学合理的认知,尤其是其团队提出让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与永泰在地村民的未来生计结合,在促进永泰乡村经济发展中,延续永泰庄寨遗产的生命力的理念更是影响深远。
结合永泰文书、用现代语言讲好庄寨故事也是当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永泰县政协副主席、县村保办主任张培奋表示,重塑永泰庄寨遗产的当代价值,并将庄寨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在地群众利益紧密联结,尊重其内心关切,充分激发起内驱力,永泰庄寨保护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凌青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