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海南澄迈福山镇:一杯咖啡引客来 小镇过节消费热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高玥
  • 作者:雍敏 邓卫哲
  • 2025-02-18 21:56:11

正月十五的福山镇,金黄的阳光穿过咖啡树的枝叶,在游客们的笑脸上洒下斑驳光影。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广场上,来自西安的游客张欣怡轻轻搅动着手中的咖啡杯,“没想到在海南过年,既能享受阳光沙滩,还能深入体验咖啡文化,这样的年味很特别。”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假期,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迎来了一波文旅消费热潮。古色古香的咖啡工坊前排起长队,田园市集里人头攒动,咖啡庄园的采摘体验区欢声笑语不断……这座以“咖啡文化”闻名的小镇,正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成为海南西部旅游的新地标。

福山咖啡文化馆内,七十多岁的徐世柄正在为游客演示传统炭烧咖啡技艺。炭火摇曳,铜壶咕嘟,他一边翻动烘焙中的咖啡豆,一边讲述福山咖啡的百年故事:“1935年,华侨陈显彰把咖啡种子带回福山,这里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咖啡规模化种植地之一。”作为海南省级非遗福山咖啡焙炒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徐世柄见证了小镇从“卖豆子”到“卖文化”的转型。如今,他牵头打造的咖啡研学基地,每年吸引上万名学生体验从种植到烘焙的全产业链。

这份坚守与创新,在年轻一代中迸发新活力。返乡创业青年徐取俊的才存咖啡门店里,一款融入澄迈桥头地瓜干的创意特调咖啡“福山薯香”成为爆款。“我们开发了十多款‘咖啡+农产品’组合,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徐取俊笑道。他的团队还开发了AR咖啡地图,游客扫码即可解锁种植园里的“咖啡寻宝之旅”。

春节期间,福山镇大丰村村民王阿婆的庭院经济火了。她在自家荔枝林里摆出10张咖啡桌,林下咖啡座日均接待游客200余人。这样的场景在小镇随处可见,福山镇政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农户参与”模式,将咖啡种植园改造为开放式农业公园,配套建设骑行绿道、观景平台,让农田变景区、农房变客房。

每年大年初一,人们都会到福山喝咖啡祈福,形成了“福山接福”习俗。1月29日,澄迈县旅文局在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举办“福山来福 巳巳如意”2025新春活动,推广“福山接福”民俗IP和“福山来福”(FuShan Life)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春节旅游热点。

今年春节福山镇每天推出10余项特色活动:传统舞狮穿梭咖啡店、琼剧展演与露天电影相映成趣,宠物派对和脱口秀吸引年轻客群。“抢头福”打卡活动将咖啡拉花与传统年俗结合,带动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景区内20余家咖啡馆日均翻台率达300%,核心咖啡店创下2000人次单日接待纪录,限定套餐销售额激增5倍。

政企联动的“福味小集”美食街成为惠民亮点,汇集周边7个自然村的特色美食,20余个村民摊位7天创收30万元。通过搭建农特产品展销平台,澄迈地瓜、桥头地瓜等20余种农产品实现旅游转化,带动农户日均增收超千元。

这种深度体验正是福山镇的“揽客秘籍”,咖啡全产业链的打通让福山镇构建起了“种植基地+加工集群+文旅服务”的三产融合体系。据统计,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七,福山镇接待游客超29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900万元。2024年,“福山来福(FuShan Life)”品牌火热出圈,福山镇拉动澄迈全县旅游消费快速增长,休闲农业主体营业收入和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双双破亿。

据了解,目前福山镇种植咖啡挂果面积3800亩,年产干豆159万斤,产值4700万元。先后带动培育了30多家特色咖啡庄园和体验馆,以及15个咖啡种植合作社,全镇从事咖啡行业人数近1000人。

新起点,福山咖啡小镇的蓝图更加清晰。澄迈县将深化“农文旅”融合,规划建设咖啡产业创新园、国际咖啡贸易中心,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咖啡主题旅游目的地,福山镇以咖啡为媒,谱写着一曲产城融合、景村共富的新乐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雍敏 邓卫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