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坚强领导下,梓潼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地方金融、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有力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13.31亿元,贷款余额66.94亿元,资产规模130.37亿元,缴纳税金4136.7万元,存贷总量、市场份额、纳税贡献连续多年稳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梓潼农商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助力“绵阳米粉”等地方特色产品走出绵阳坚守“扶微助小”发展定位,金融助力实体经济。该行围绕县委、县政府“双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实施路径,优化配套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向聚源、汇智等国有企业新增发放贷款2.1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58亿元,有效推动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建设等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该行建立健全常态“银企”对接机制,常态开展“行长经理进园区”,向乐洵食品、巴家蜀味等园区企业新增发放贷款0.9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83亿元,助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该行认真落实县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要求,以社区、街道为单位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格化管理,开展小微企业走访授信活动13次,共计走访1372户,累计向全县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17937户经营实体发放贷款26.22亿元,向全县84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5.09亿元,有力支持了民营和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梓潼农商银行加大信贷支持梓潼县健康食品产业园区企业发展坚守“扶农惠农”初心使命,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该行深入推进“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组织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宣讲一村座谈会”81场,融资产品推介现场会107场,覆盖全县行政村100%,邀请村社干部、种养大户共计2430人。该行单列乡村振兴专项信贷计划4亿元,2024年度累计向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7亿元,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372.5万元,向全县农户发放贷款43.27亿元,为全县乡村振兴主体提供足量信贷支持。同时,该行围绕生猪养猪、蜜柚、水稻制种等县域重点农业产业加大信贷精准支持力度,特色化推广绵州农房增信贷等特色产品6个,累计投放生猪养殖贷款2.68亿元、水稻制种和粮油种植等贷款2.77亿元,助力梓潼持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该行在全县建设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84个,便民金融服务点103个,布放自助设备68台,开立银行卡41.58万张,社保卡25.29万张,手机银行15.99万户,惠支付商户10746 个,“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金融服务网络布局日趋完善,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梓潼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粮油产业园全区企业了解金融服务需求践行主力军银行责任,担当使命普惠民生。该行积极对接辖内优质绿色企业,大力支持低碳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业和企业发展壮大,截至2024年12月末,绿色信贷余额1.62亿元,较年初净增347.56万元。该行落实“七专机制”建设,聚焦新市民创业就业等需求,发放新市民贷款1342户2.56亿元,全方位满足新市民多元化需求;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推广,累计投放生源地贷款1755.53万元,助力901名学子圆了大学梦;新增发放脱贫小额信贷168.8万元,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该行加强与县财政局、人社局对接,推广创业担保贷款业务,累计发放1260万元,支持大学生、妇女及返乡农民工等返梓创业;聚焦群众所急所盼,专心细致做好代发服务。2024年,该行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活动6场次,受众人群达0.6万人,成功堵截各类电信网络诈骗4起,为客户挽回资金损失25万元,近5年为客户挽回资金90万余元,反诈防骗成效显著。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