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在山东省禹城市召开了“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试验站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会”,此次会议围绕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针对当前小麦生产存在的“旺”、“旱”问题提出“能落地、见实效”的技术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试验站站长袁亮指出,“旺而不壮、上旺下弱”是当前小麦生产存在的重要问题,应及时采取镇压、化控等技术。在水肥管理方面,常规早管必导致倒伏、旺上加旺、病害加重;常规晚管则导致虚旺转弱,影响穗数和花芽分化。因此,早管晚管应结合,早管应该注重磷肥及中微量元素应用,以“促根促壮防病防倒”为核心,促旺转壮;晚管重视拔节期水肥,保障花芽分化及后期营养供应。另外,部分地块出现干旱,严重干旱地块须及时浇“保命水”。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小麦非正常生长成为常态,德州试验站将加快小麦非正常生长试验研究平台和大面积示范基地建设,为小麦提供稳产高产技术支撑。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中国农科院禹城试验基地的耕作模式、秸秆还田、高产创建等长期定位试验和禹城辛店洪旗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当前小麦管理进行现场交流。会议特别邀请了平原鲁旺农场、兴隆中兴家庭农场、辛店洪旗合作社等大型种植企业和种植户代表参加,共同交流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经验、做法,推进导航播种、导航铺滴灌、无人机施肥施药、自动化管理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大面积增产既包括大农户也包括小农户,针对小农户技术难落地的问题,未来将持续推进和完善“大农户服务小散户”的做法,建立“政府+科研单位+企业+大户+小户”的小麦单产提升联合体,不断提升增产技术覆盖度。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