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共同举办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在合肥市召开。会议围绕“宁香粳9号”栽培技术交流及示范应用经验介绍开展交流讨论,湖北、河南、江西等兄弟省份农科院代表受邀发言。
“全国从事优质食味粳稻全产业链开发的顶尖专家代表来皖传经送宝,将有助于落实到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抓好全省稻米特别是优质食味粳稻产业的发展,要持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品种的优良食味,加快推进水稻品种选育培优,为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提升奠定种源基础;千方百计擦亮‘皖美大米’金字招牌,找准产业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培育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稻米区域公用品牌,主动抢占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让中国人的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致辞称,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也是全国粮食品种最齐全、结构最均衡的省份。
安徽锚定1000亿斤目标蓝图,持续加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江淮粮仓建设步伐,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202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1亿亩,产量836.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5位,小麦、水稻口粮产量居全国第2位,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长期以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水稻是安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3750万亩左右,居全国第4位,占全国水稻面积的8.6%。近年来,安徽省稻米产业围绕“构建绿色全产业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加强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推动品种选育、智能农机、轻简栽培等方面协同创新,大力支持种植大户、合作社参与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有效提升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到位率,同时,通过每年举办“安徽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和“皖美大米”品牌评选活动,畅通了高产优质、优质优价、优价增收和知名品牌叠加赋能的全产业链,建立完善了利益联结共享机制,真正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宁香粳9号”是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培育的早熟晚粳早熟品种,2023年入选了农业农村部2023年主导品种并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并在安徽省示范种植,表现优质高产稳产,可以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应用;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加快不同稻作类型区优质食味粳稻良种良法集成示范,广泛推广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介绍,宁香粳9号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推广250万亩,在实践中主要围绕种业企业生产优质品种、农技推广最新技术集成、协同稻农与政府共同打造品牌、通过品牌溢价来增加农民收入、良种良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五个目标实施迈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