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14年,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他强调,“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如绵绵春雨、似习习春风,为青年人指引航向、点亮航标,滋润着、鞭策着、激励着广大青年奋斗前行。
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青年工作,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关怀备至,寄予深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深入青年群体,同青年们谈人生、论志向、话理想,成为青年追梦路上的坚定引路人,勉励广大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2020年,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这些谆谆教诲勉励着青年人向下扎根、向上成长,越来越多的青年将青春与西部发展紧密相连。
一方面,西部需要青年,青年们为西部建设注入不竭力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领域依然迫切需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响应时代号召,怀抱执着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他们像红柳、像胡杨一样,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在西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广袤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口号,早已化作青年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另一方面,青年也需要西部,西部为青年成长提供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用“过来人”的经历经验,多次倡导青年人要“自找苦吃”。1969年,不满16岁的他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在梁家河,他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回忆那段岁月,他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他曾说过,“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西部天地广阔,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也是青年增长才干的“练兵场”。到西部锻炼磨砺、施展才华,是青年们实现个人梦想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奔赴”,也必将成为最坚定的青春注脚和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在雪域高原、在天山南北、在黄土高坡……无数青年用知识和力量点燃着西部希望之火,用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他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先锋,是强国建设、复兴伟业征程上的蓬勃力量。希望有更多青年积极投身西部建设,在不懈奋斗中绽放青春之花!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