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蒲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孕育了昕水河和古老的仰韶文化,是首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科技进步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在这绿水青山之间,建设银行山西省蒲县支行抢抓发展机遇,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加快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蹚出了一条金融服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自2021年支行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以来,支行客户规模和存款规模几乎翻了一番,一般性存款余额、新增在当地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本期《金融“县”象》带您探访人杰地灵的临汾蒲县,共读这座历史古县在现代乡村治理下的蝶变故事。
【蒲县档案】
好山好水好风光,蒲风蒲韵蒲子情。蒲县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作为最鲜活的教科书,围绕沿黄板块区域中心定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度挖掘蒲县的历史人文之美、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成为全国首批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正在蒲子大地生动呈现。
尧师故里 千年古县
这是一片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远在1.2万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薛关龙王庙细石器时代遗址为这片土地留下最早的文化烙印。5000年前,尧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讲道荐贤,蒲县县名由此而来。2600多年前,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受封此地。1700多年前,魏晋南北朝前汉刘渊在此称帝建都。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著名书法家、经济学家段云,还有“山药蛋派”代表人物、《吕梁英雄传》作者之一的西戎等杰出人物。
文脉千年,薪火传承。昕水河在这里孕育了璀璨的蒲伊文化、东岳文化、民俗文化。每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县朝山会”,老百姓们组成庞大的仪仗和文艺队伍进行“朝山”,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蒲剧、麦草画、烙画、柳编、根雕、剪纸在这里交相辉映,传承着文明的薪火。
一段段历史、一代代人物、一张张名片,交织出蒲县的千年文脉。
心灵圣境 生态美县
这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处处澎湃着绿色生机。
冬日的昕水河从东到西静静流淌,滋润着这片浑厚的山城,构成一幅“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生态美景。蒲县以当代愚公精神,坚持20年持续造绿,林木覆盖率高达60%,年均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3135个,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岳庙依山而建,屹立于松柏丛林间,林海苍茫。蒲县依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全力建设文旅康养小镇,配套建设博物馆、游客中心、养老院、康养小区,大力发展祈福游、古建游、红色游、康养游,打响养身养心更养神的“心灵圣境·厚德蒲县”品牌。2024年,随着《黑神话:悟空》爆火,东岳庙成为“天命人”打卡地之一,旅游人数比同期翻了3倍,单日游客突破5000人次。
特优引领 经济强县
这是一片物产丰饶的土地,富藏煤、铁矿石、铝矾土、油母页岩、石灰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尤以煤炭为最,全县含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是山西省重点产煤县。立足煤,不唯煤,蒲县积极打造山西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中部区域陆港型物流枢纽,创建精密制造加工专业镇,从煤海中挖出有色金属加工、黑色金属装备制造和新能源3条产业链,变“一煤独大”为“百花齐放”。
近年来,蒲县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狠抓特优农业产业,建立产业联盟机制,建设百里乡村振兴廊带,沿520国道打造生态宜居示范村,沿罗克线打造环境整治示范村,打造乡村善治示范村,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荣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茂洲牛、华尧酒、构树猪等优质农产品入驻高端超市、餐厅,被子垣有机苹果在全国水果口感大赛上获得金奖。
【建行在“县”】
近年来,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力抓“县域发展”大文章,所辖临汾分行先后与蒲县人民政府签订积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合作协议、“金融扶持农业生产 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为扎根于此的蒲县支行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蒲县支行紧抓政策机遇,与当地政府联合打造“党群同‘行’·善治蒲邑”积分管理模式,组建产业联盟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展“金融副主任”试点工作,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自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搭建党群连心桥
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走进村口就踏上了蒲县山中乡山中村的“星光大道”。在近5公里长的村主干道两旁,整齐地伫立着两排白色电线杆,杆上挂着半人高的红色广告牌,上面印着一张张村民的笑脸。
他们是村里评选出的“星级文明户”,是大家眼中的明星。
“‘上电杆’如今成了我们村里人的一大动力,大家为了‘上电杆’都争先恐后地赢取积分,参加评选。”山中村党支部书记石金平说。
“上电杆”的过程并不复杂。“村民做了好事后通过手机申报积分即可,可以单人申报,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申报。”将农户的文明善举量化为积分,县乡村三级定期根据积分数、星级评选标准和民主评选大会评定“星级文明户”,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创业致富等村级事务中。
霍喜昌就是其中一位争着上电杆的勤劳致富之星。“之前我就觉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霍喜昌仅有一位离乡远嫁的女儿。一次女儿回家后看到村里的巨大变化,希望父亲也能“走上”星光大道。
因为女儿这一个小小的期待,霍喜昌的状态焕然一新。“经常看到他骑着女儿买的自行车,主动参与到村容整治、义务宣传等工作中,同时积极务农,一年下来赚了好几千元,也成功上了‘电杆’!”石金平感慨。
他还介绍道:“村委办公室的电子显示屏就能实时看到每个村民的积分情况。”对于积分登记统计工作量大、公示不及时等问题,建设银行总分支联动为蒲县量身定制开发党群积分管理系统,经过两年多次迭代升级,将蒲县“党群同‘行’·善治蒲邑”工作模式全面、简易地涵盖其中。
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积分排名、党员积分排名、群众积分排名、星级文明户榜单、积分兑换分布……在蒲县党群服务中心一层,一块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当前各类积分数据。通过组织体系、响应体系、积分体系、激励体系四大模块,还可以进一步详细查询各类数据,精准了解掌握基层百态,辅助治理决策。
兑出城乡新风尚
在蒲香韵优品乡村便利店运营管理的积分超市,牙膏牙刷、洗衣液、米面油等各类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货架下方还整齐地排列着铁锹、锄头等农资用具。
段小平兑换积分110分,兑换商品洗衣液一袋、面粉一袋;孟兆学兑换积分15分,兑换商品方锹一把……翻开积分兑换台账,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积分兑换信息。
“1积分可抵1元钱,村民在村集体劳动一天得100积分,就可兑换一袋白面,群众参与村容整治的积极性特别高。”蒲县薛关镇薛关村支部书记刘反翠算了一笔账,雇佣群众打扫村里卫生没人参加,工费还高,有了积分平台后,大家主动参加,既有名又得利。慢慢地,村里各类会议活动的出勤率和参与率大幅提高,村容村貌村风大为改观。
为进一步扩大积分应用场景,推进积分兑换实物常态化、多样化,在总分行的支持下,蒲县支行将党群积分系统与“建行生活”App连通,实现党群积分兑换消费券,可在“建行生活”平台合作商户处消费。
“打开蒲县组工公众号,登陆‘党群积分’系统,点击消费券兑换,然后根据积分同比选择‘满5积分减5元’‘满10积分减10元’等消费券兑换,兑换成功后可在客都超市消费使用。”超市负责人陈议熟练地介绍着操作流程。“积分当钱花,买什么都可以。大家非常关注。”
存美德,换积分,得实惠。蒲县支行联合当地政府不断探索党群积分应用场景建设,增设党费、水电煤等便民服务场景,实现与“建行生活”“裕农通”等移动金融服务端的连通,方便村民日常生活,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贷”动经济快发展
“非常有幸成为产业联盟项目的一份子,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建行的信贷支持!”在临汾分行和蒲县人民政府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会上,蒲县态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茂泉代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主发言。
为有效解决蒲县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各方扶持合力不足、典型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蒲县通过跨村联建、村企联营、社社联合(专业合作社和股份经济联合社)等方式,推动组建一批集要素整合、混合经营、全链生产于一体的产业联盟。2022年5月,蒲县人民政府与建设银行山西省临汾分行签订10年期“金融扶持农业生产 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参与设计资金管理模式、评估入库项目可行性、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搭建农业托管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化研发服务等。
李茂泉与菇家坪村联营,申请加入产业联盟项目。“建行第一时间到我们的生产基地做项目评估,结合市场价格,测算出既能扩大生产、又能保持盈利的资金投入,和我们的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基本一致,为我们申请政府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提供详实的参考资料。”李茂泉介绍。
项目上报并经乡镇、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初审入库后,山西省分行联合建银工程咨询山西分公司与县村投公司对接,为产业联盟中入库的项目逐户上门评估,提供评估分析报告,为后续考核验收提供参考。截至目前,产业联盟入库项目已经完成评估60余户,授信客户28户,新增授信1550万元。
专属产品更裕农
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个养牛大县。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为解决农户无抵押、无担保、无交易流水等难题,蒲县支行密切对接农业各对口部门、乡镇村委,针对养殖类涉农主体特点,推出“线下信息建档+线上审批授信”特色贷款产品——“养牛贷”。组建工作团队逐户查看养殖户养殖情况,收集肉牛产业数据,了解资金需求,养牛户走访覆盖率达90%。剔除年龄、征信等因素,实现线下信息建档196户,授信3142万元。该产品的落地让蒲县支行成为蒲县内唯一一家以专属产品方案助力肉牛产业发展的金融机构。
走进北方金牛养殖有限公司,钢架结构围成的牛舍里,一头头强健壮硕的肉牛正在分批吃草料,务工人员正忙着整理草料给牛喂食。
“我们现有两个牛舍,目前存栏80多头肉牛,最多的时候有300头。”负责人刘蒲刚介绍,“去年,为牛储备草料时期,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是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现场调研、录入资料,几天时间便给我们发放了42.7万元贷款。建行产品特别好,随借随用,随用随还,非常划算!”
“善治”,更擅治。下一步,蒲县支行将在县域经济的沃土中,深耕乡村金融服务,以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治理,为乡村发展更添新动力。
蒲子大地,崇德向善。山水形胜,人文蔚然。尽得多元文化滋养的建设银行山西省蒲县支行,将当地优秀文化基因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五要五不”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学习在“县”】
蒲子大地,崇德向善。山水形胜,人文蔚然。尽得多元文化滋养的建设银行山西省蒲县支行,将当地优秀文化基因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五要五不”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红色铸魂 筑牢发展根基
蒲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晋绥边区第九专署,先后走出段云、西戎等革命先辈,红军东征、井沟战役、段云书艺馆、西戎文学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记录着光荣的革命事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始终感染、激励着蒲县支行员工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支行充分用好当地红色资源,结合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员工故事会、网点晨会等形式重温张富清先进事迹,将学习老英雄精神纳入员工日常学习教育中。组织“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张富清党员突击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5月24日“学习张富清日”前后,在网点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宣教活动,向客户宣传介绍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组织“港湾致敬劳动者”活动,把学习传播张富清老英雄事迹与服务大众相融合,延伸服务半径。
送教上门 赋能乡村振兴
“这次培训干货满满,为我的Vlog拍摄提供了新的思路!”“你们看,我们乡里的牛长得好不好?这多亏了建行的支持!”在蒲县“金融副主任”训班上,各村的大学生村官开心地分享着村里的趣事。
支行积极参与蒲县“一村一名”聘用大学生村官为驻村“金融副主任”试点工作,对到村工作的大学生“金融副主任”开展专题培训和辅导,内容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宣讲、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解读、全媒体环境下视频制作应用以及金融业务知识介绍等。
“通过‘金融副主任’这个群体,让银行的服务触角深入到每一个村,了解了家家户户的金融需求。然后,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我们量身定制不同金融产品,如为特色养牛产业推出‘养牛贷’,解决农户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蒲县支行行长深有感触。
服务下沉 挺膺担当作为
“班子带头,坚持高目标引领,向先进学习,围绕上量提质加快落地普惠金融冬季攻坚行动。”党支部将榜样力量融入“党建+”专题活动中,积极发挥先进党员、青年突击队的引领作用,引导员工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主题活动中,蒲县支行员工深入山中乡、川南岭等偏远山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非法集资等金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村民金融素养。支行还在二级分行帮助下,抽调25名员工分批次为村民协助发放乡村振兴银行卡9000余张,快速实现全县67个行政村、1.2万户注册全覆盖。在金融服务之外,临近退休的老员工张国庆在寒冬连夜处理网点卫生间水管破裂问题,站好最后一班岗;支行行长张强在出差归途中,将被公交车追尾导致受伤的男孩送到了医院并为他垫付医药费,在家属赶到医院后才悄然离开,事后收到了“救死扶伤,中华美德在此传承”锦旗。
参与组稿:建设银行山西分行张强、王亚洁、张慧娟、王佳鑫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