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行业 详情

深耕“三农”谱华章 金融活水润吴都——农发行湖北鄂州市分行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 编辑:吴叶琪
  • 作者:杨雨婷
  • 2025-02-26 18:58:45

近年来,农发行湖北鄂州市分行紧紧围绕服务武汉新城和花湖机场两大省级战略,聚焦服务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四大板块”,着力打造“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绿色银行”四大特色品牌,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事业发展,持续为加快推进鄂州“两区一枢纽”建设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十四五”期间,累计投放贷款168.42亿元,截至2025年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11.19亿元,比“十三五”末增加121.11亿元,对公贷款余额居全市银行业首位。

守护大国粮仓,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鄂州作为粮食购销平衡区,端牢粮食的饭碗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每年夏粮、秋粮收购季节,都是农发行鄂州市分行最忙碌的时候。为确保粮食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该行提前部署,主动对接粮食主管部门和收购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办贷流程,确保收购资金及时到位。

“有了农发行的贷款支持,我们收购粮食更有底气了。”鄂州市兴粮公司何经理说。近几年,该企业通过农发行获得粮油收购贷款1800万元,解决了粮食收购资金难题,确保了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在鄂州市梁子湖区,种粮大户夏江林看着金黄的稻谷装满粮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以前卖粮最担心钱不能及时到账,现在有了农发行的支持,钱很快就到账了,我们种粮更有信心了。”

在鄂州市粮油储备公司,大卡车、三轮车排成一条小长龙,皮带运输机循环往复,使金灿灿的粮食颗粒归仓。“我们现在收购的是小麦,主要是为完成市级储备粮轮换计划,价格每斤一块二毛五到一块三不等。”公司总经理刘汉胜娓娓道来。“有了政策性金融的鼎力支持,鄂州市的市级储备粮食完全能够应对不备之需。”

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粮油收购主渠道作用,该行一手抓政策性收储,一手抓市场化收购。“十四五”期间,累计投放各类粮食购销储贷款、粮食加工贷款7.59亿元,支持收储企业收购粮食64322万公斤,为粮油市场稳价保供增添“金动力”。

赋能现代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直叩人心,该行悟在心、践于行。

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信用骨干企业,积极支持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建设和园区内农业高新企业,投放首笔农业科技创新扶贫流动资金贷款1800万元,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积极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连续三年为鄂州市湖泊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信贷支持,设计“政府+银行+企业+帮扶户”的融资模式,两周内实现1000万元帮扶贷款的申报与投放,助力推行“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经营模式。考虑到企业资产规模不大,多次向上级申请,为其减费让利,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打出了“利率低、办贷快、时效强”的帮扶贷款新样板。

积极支持“两藏战略”,运用“农地+”贷款模式持续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耕地保护和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以汀祖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契机,获批土地流转贷款3.5亿元,累计投放2.48亿元,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探索“矿旅+农业+康养”的发展模式,成功落地了花溪酒店、滑翔伞基地等三十余个经营项目,实现“还绿+复耕+农旅”叠加帮扶效应。获批1亿元贷款用于鄂州市临空经济区2023年度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创新“环境改善+农户种植+工厂出菊”的“联农带农”乡村振兴模式,实现种植标准化、加工规范化、仓储集约化。

助力城乡融合,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顺应人口流动趋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该行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杨叶安置小区二期施工现场,冬日清晨一抹阳光洒在一栋栋整齐的居民楼上,米褐色的外墙泛起淡淡的金光,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几分暖意。“杨叶安置小区二期共68栋,为2470多户机场搬迁户提供安置房,小区楼房间距大、空间宽、楼层低,为了机场起降需要,最高才11层,每栋配备电梯,居民活动中心、菜市场、超市、医院、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舒适程度不亚于城里商品房!”中建五局项目负责人唐国涛介绍道。

该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把安置房建设与花湖机场“拆旧建新”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累计投放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贷款达69.9亿元,让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和统筹乡村协调发展,支持辐射乡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人口的公共服务水平,累计发放新型城镇化建设贷款59.08亿元。

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着力破解农村地区“出行难”问题,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累计发放贷款70.81亿元,支持农村交通路网建设,促进城乡互联互通。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乡村为依托,积极支持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累计发放贷款24.84亿元,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践行绿色发展 描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绿色发展。绿色是“三农”的底色,该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三农”绿色发展重点领域优化绿色金融供给,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投放贷款3亿元支持青天湖水域清淤扩容、湖岸整修加固,对青天湖至长港水系连通渠系进行治理,并对湖泊周边湿地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建设。投放贷款3亿元支持环梁子湖流域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湖泊及塘堰生态修复、节水灌溉、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等四大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的及时注入,有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了河湖防灾减灾体系,统筹推进了全域水与山、水与绿、水与城的融合。

金融“活水”带动城市“供水”。该行为鄂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注入7.99亿元的金融“活水”,通过盘活鄂州市主城区和周边辐射区域供水站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挖掘低效资产开发利用价值,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让鄂州居民用上“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截至2025年1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达97.74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聚焦“山水林田湖”,持续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作用,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三农领域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行稳致远,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智慧和力量。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