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大力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巍接受采访时说。
李巍表示,去年以来,六盘水市坚持守底线、固根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努力克服多种不利自然因素影响,粮食单产增速达3.46%,耕地保有量和总面积实现“双达标”,粮食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抓“两业”、促增收,始终将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力提升以“凉都三宝”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采取劳务输出、以工代赈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48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坚持建乡村、优治理,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年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等自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谐淳美的乡村风貌日益形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落细落实‘八个坚持’和‘三个统筹’要求,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努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李巍说。
突出“量质并重”推动农业增加效益。围绕“稳总量、优布局、严占补、提质量”,持续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集成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示范推广,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质、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市场培育“三个工程”,紧紧围绕“产”“加”“销”等环节精准发力,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为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居业兼宜”推动农村增加活力。持续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整村推进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改厕、改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供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聚焦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推动基层基础“强双基”,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底色更足、获得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加牢靠。
突出“改革赋能”推动农民增加收入。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以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为导向,稳步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集体林权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完善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资产确权移交,强化分类管护运营,唤醒农村“沉睡”资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更好助力农民增收。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