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人物 详情

一体化推动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周鹏举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于险峰 宋文鑫
  • 2025-03-05 13:35:50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三北”工程攻坚战中,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是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阜新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遏制科尔沁沙地南侵的重要屏障,是辽宁省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阵地、桥头堡,全市有300万亩沙化土地,沙化耕地占154万亩,其中彰武县96万亩。“要提高政治站位,全身心投入到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挥员、建设者、参与者。”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周鹏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围绕夺取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全面胜利总目标,阜新坚持系统观念,开展好沙化林草地和沙化耕地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建设、封育管护等工作,为加快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好强力支撑。

阜新位于辽宁西北部,是东北粮食主产区、中国黄金玉米带、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所辖阜蒙县、彰武县均是国家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由于地处东北西部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区,丘陵山地面积大,受风沙影响严重,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58%和19%,平原区域的耕地面积只占23%。土壤贫瘠、耕地质量差、风蚀沙化严重,这些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阜新粮食产能的提升。

“如何利用降水少、光热资源好的自然禀赋,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阜新市紧紧抓住耕地、品种、技术等增产关键因素不断探索和实践,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周鹏举说,通过沙化土地治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再通过应用单产提升的技术,粮食产能实现飞跃式增长,实现一体化推动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目的。

“自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以来,阜新市取得了显著成效。”周鹏举说,202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61.26万亩,同比增长0.09%;粮食总产量达54.1亿斤,继2023年后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0.44%,增幅全省第二,高出全省2.9个百分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沙化耕地质量,阜新市还不断创新技术集成模式,积极探索单产提升型现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新手段。周鹏举介绍,阜新重点从增强地力、提高产能、保护生态、促进增收四个维度出发,将保护性耕作与单产提升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五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综合集成和“三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有机融合。通过大力推广增产关键技术,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阜新市还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24年,全市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42.69万亩,位居全省第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效提升了土地保墒能力和耕地地力。经对阜新县阜新镇张家洼村点位进行长期监测数据显示,连续多年实施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含量由1.1%提高至1.7%。同时,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地块较非项目区地块粮食亩均增产100~150斤左右,从根源上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周鹏举表示,阜新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与单产提升技术融合攻关试点,2024年试点面积达9.8万亩。通过攻关试验检测,探索出了绿色、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集成模式,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重点实施了玉米与大豆、玉米与花生轮作等措施,解决了单一作物多年种植对土壤中某一特定养分的过度摄取问题;同时综合运用玉米大豆全生育期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将条带耕作与宽窄行种植相结合,实现增产增效。2025年,阜新将接续实施农业单产提升攻坚行动1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1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270万亩。通过运用“五良”“三主”模式,推动管理与政策协同综合叠加向沙化耕地倾斜,力争粮食产量创新高、生态治理取得新成效。

“单产提升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周鹏举说,通过沙化耕地治理和单产提升技术的结合应用,阜新市有效改善了沙化耕地质量,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还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系统总结了山区困难立地造林、“4+2+2”综合治沙、打造林下经济、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等8个模式,最终形成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阜新战区模式。

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阜新市重点探索应用单产提升技术对沙化耕地进行精准治理。彰武县在沙化耕地区的治理中,积极推进单产提升项目建设与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相结合,通过高留茬、免(少)耕、年际间宽窄行条带式交替种植等保护性耕作措施,田间四季有根茬,实现了“以茬锁沙”。同时,亩密度增加1000株以上、根茬量增加25%以上,实现了“以密固沙”。这种沙化耕地治理技术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宋文鑫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