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种好松花菜 家家幸福来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李艳
  • 2025-03-05 19:09:57

初春早晨,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福城街道母乃村委会的松花种植连片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将一颗颗松花的叶子捆扎起来,避免阳光直射。

“松花的花球有拳头这个大的时候,必须盖花,这样长出的花菜才白净、鲜嫩。”包花菜的工人李琼仙说。

杨伟查看松花长势。李艳 摄

再过一个星期,这批松花菜就可以采摘。当天采摘的新鲜花菜将运往附近的分拣中心进行冷藏保鲜,经过筛选、分拣、装筐、过秤、包装等工序,再发往各地销售。

母乃村位于弥勒市西北部,因光热充足、土壤肥沃,适宜松花生长,吸引了不少外来商贩租地种菜。今年34岁的杨伟是弥勒东山镇人,来母乃种植蔬菜已经有2个年头。

在以前,母乃村因基础设施不完善,种植土地零星分散,作物种植单一,村民基本都是外出务工,种植效益不理想。

2023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在母乃村等地投入资金9300万元用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后,曾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变成了能跑大型农机具的大连片地,农田灌溉设施也得到了配套建设,同时还修建了砂石机耕路。此外,在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弥勒市烟草专卖局还推广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助力农民减工降本。

工人采摘松花。李艳 摄

杨伟介绍道,他种植的松花从2024年12月份开始,分三个批次进行种植,总面积有200亩,预计总产值可达70多万元。在松花的种植、采收、装运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用工需求,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务工,累计达300余人次。通过在基地务工,周边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兼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规模化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大家的收入水平,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

在母乃村,松花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整个村庄风貌的改变。村里有许多家庭因为在松花菜基地务工获得了收入,纷纷翻新了房屋,家里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张福寿满脸笑容地说:“以前在农闲的时候,大家只能在家里无所事事地闲着,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去松花菜基地干活,一天能有150元的工钱呢,还能早晚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如今,母乃村的松花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并且还在不断推动豌豆、红薯等多元产业的发展,找到了更多的致富途径,实现了一地多收、产业增效的目标,帮助了当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

作者:李艳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