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不是什么大事,是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的。”2月11日,在青岛即墨区一家温泉艺术酒店工作的宋学刚面对失主的再三感谢显得有些局促。这位朴实的农村保洁员用拾金不昧的实际行动,为春寒料峭的时节注入一股暖流,让来到温泉小镇的游客暖身又暖心。
今年58岁的宋大哥是酒店附近西温泉村村民,在这家酒店已经工作8年了。2月7日上午,正在温泉区进行水质处理的宋大哥注意到池底有杂物,起先并不在意的他以为就是一块垃圾,俯身打捞上来,发现竟是条20克重的金项链。“这项链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肯定挺值钱的,丢的人肯定很着急。”宋学刚没有丝毫犹豫,擦干水渍便快步将物品送至前台登记。
与此同时,来自山东滨州市的游客张女士正在挨个泡池焦急寻找。当得知金项链已被妥善保管,张女士非常感动,“这条项链是老公送的生日礼物,对我有着特殊意义。”在前台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这件寄托着特殊情感的项链完璧归赵。2月11日,张女士专程驱车300多公里,给宋大哥送上了“拾金不昧风格高,服务周到品德好”的锦旗。
“宋师傅在这边工作8年来,做人实实在在,工作勤勤恳恳,负责的水质处理工作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捡到游客失物十余次,多次受到游客称赞。”酒店姜蓉蓉副总指着宾客遗留物品登记表说,“宋师傅是酒店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我们酒店的员工很多是周围村民,他们的朴实的作风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到青岛的好客热情。”
一泓喷涌的温泉地下一定是一片炽热的岩浆。即墨区温泉街道因丰富的温泉资源而得名,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以温泉康养、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乡村振兴成效显著。针对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温泉相关服务工作的情况,温泉街道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群众,成风化俗,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
“老宋捡到金项链归还游客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说老宋就是这么一个人,做出这件事很正常。”西温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建说,老宋平常就是个热心肠,家里两个女儿都在外工作,大女儿还是一名研究生,村里平时就很注意宣传引导,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不断传递“正能量”。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一个善举,映照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一面锦旗,承载着群众对诚信美德的珍视。在这场跨越300公里的感谢之旅背后,是青岛市深耕文明乡风的持久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越来越多像宋学刚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正用点滴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民的道德高度,让文明之花在广袤乡村灼灼绽放。
作者:周洋 张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