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旅 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呼吁将生僻字“犭央”“犭茶”纳入国家字符集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杨晰然
  • 作者:方堃
  • 2025-03-10 14:59:02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呼吁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生僻字“犭央”(音āng)、“犭茶”(音sāng)纳入《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以解决其长期因无法数字化输入、显示而带来的使用困境,同时保护地方文化传承。这一建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犭央”“犭茶”二字源自南宋《嘉泰会稽志》,是浙江绍兴独有的地名用字,特指当地一种黄色无鳞带刺的鱼类。据清代《绍兴府志》记载,“犭央犭茶”湖因盛产此鱼得名,该湖现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其名承载着千年水乡文化记忆。

“犭央犭茶湖”一景。

历史上,“犭央犭茶”湖曾因风浪险恶屡发船难。明代天启年间,当地为避风浪修建全长3500米的石砌避塘,2013年该避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犭央”“犭茶”未被纳入汉字编码字符集,湖名在书写、印刷中常被简化为“昂桑”湖“央茶”湖等,导致历史名称逐渐淡化,甚至引发认知混淆。

刘建明指出,生僻字未被编码的问题已对邮政、测绘、出版、新闻等行业造成诸多不便。以“犭央犭茶湖”为例,名称混乱不仅影响日常沟通,还削弱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辨识度。类似问题在全国多地普遍存在。山东日照“冫口”(音zhàn)子村:该字为清代造字,因长期无法输入,村名被迫改用“栈”字,直至2023年8月新版字符集将其收录;湖北阳新“屯鸟”(音tún)字:当地特产番鸭因名称无法显示,一度阻碍品牌推广,现该字已进入专家审核阶段。

据悉,中国《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自1980年首次发布以来,收录汉字数量已从6763个增至2023年的88115个,覆盖绝大多数社会用字。然而,仍有部分生僻字因技术限制面临“数字失传”风险。

“犭央犭茶湖”一景。

刘建明表示,“犭央”“犭茶”二字不仅是水乡物产与地理的见证,更体现了古代绍兴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提出:第一,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等部门加快审核,将二字纳入字符集;第二,以此为范例,为全国生僻字保护提供参考,推动技术与文化传承协同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