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前几天,梵净山迎来一场瑞雪,预示贵州旅游又将是‘丰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穆嵘坤接受采访时介绍,梵净山2024年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7万多人次,增长119%,创历史新高,“带动引领铜仁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4.5%、15.7%,增速均排全省第一。”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梵净山以其世界自然遗产地、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地球同纬度唯一遗世孤岛绿洲等多重国际身份,被IUCN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亦将梵净山命名为首批“世界旅游名山”。“这让‘黄小西吃晚饭’不仅吃上‘生态饭’,也吃出了‘国际范儿’!”穆嵘坤说。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穆嵘坤介绍,去年两会上他推介的梵净抹茶,如今核心基地新增了3万亩茶园,世界抹茶超级工厂更是衍生出抹茶产业园、抹茶小镇等一二三产融合、茶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新特产品。目前,梵净抹茶的国际市场已拓展至47个国家和地区。
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求平衡,让绿色梵净山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这不仅是铜仁市建设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的重要IP,更是其旅游发展的核心目标。“梵净生态账户”成为中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是依托梵净山品牌和生态资源,积极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穆嵘坤介绍,“梵净生态账户”现已建立账户9.6万户、授信122亿元、放贷80亿元。
穆嵘坤说,当前铜仁正全力推进三件大事:一是围绕资源禀赋,全力守护世界级旅游品牌;二是顺应客源市场需求,精心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三是聚焦服务保障,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
穆嵘坤介绍,武陵最高峰梵净山,集自然珍宝与文化瑰宝于一身,是一方生态净土,也是一座文化灵山。“保护梵净山,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我们将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严格执行《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锦江河流域保护条例》,加快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实施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坚决当好梵净山生态卫士。”穆嵘坤说。
面对境内境外游客需求激增,为有效缓解高峰期容量压力,提升游客体验感,按照可容纳10万人的“大梵净山景区”规划定位,畅通国际国内旅游通道,推动沿线及周边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一步一景”的生态风景道,推动“山上山下山外、东线西线环线”“大梵净山”协同发展,优化“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等交通服务,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黄金线路。
与此同时,铜仁将紧扣世界级康养旅居目的地发展之需,用好用活自然和人文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依托自然山水、良好生态、宜人气候、多彩文化,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城古镇、古寨古村,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小寨、风情小镇、旅游名县。依托森林、温泉、中医药、山地运动等优质康养项目资源,打造“旅居梵净山”品牌。依托本地传统菜肴、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产品,挖掘推出梵净抹茶、陈薯粉等“梵净山珍”系列特色食品,打造一批美食街区。依托朱砂、苗绣、蘑菇石、黔金丝猴等特色元素,创新开发铜制品、石雕、剪纸、蜡染等一批旅游文创产品。依托赛龙舟、四面鼓、石阡说春、松桃苗绣、德江傩戏、思南花灯、玉屏箫笛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一批非遗活动。
采访结束,穆嵘坤给记者吟诵了一首生活在梵净山下的土家族群众编的歌谣:“黄小西,吃晚饭,一吃吃到梵净山。金丝猴儿送果果,红云金顶佛光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