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2025年成员大会以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召开,审议通过了朱保成主席代表集群领导机构作的题为《共绘桑蚕丝绸产业新蓝图,携手迈进2025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工作报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集群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李殿仁,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集群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连辑等领导在主会场参会。集群副主席、河北农业大学原校长王志刚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是全面实施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关键性一年,集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六部门文件部署,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通过实地调研,为产业振兴建言献策,饲料桑被纳入粮改饲收储利用范围;成功举办系列活动,搭建平台赋能产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盐碱地治理等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产业创新,一批领军企业崛起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桑树的生态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筹建“国际丝绸组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会议强调,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六部门《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收官之年。集群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六部门文件部署;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桑蚕新质生产力;发挥桑蚕优势,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搭建服务平台,推进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支持农机装备产业基础再造;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国际丝绸组织”筹备。
吴孔明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集群及时召开成员大会,总结部署工作,共同探讨桑蚕丝绸产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培育桑蚕丝绸产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桑蚕丝绸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蚕桑丝绸产业的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质生产力,人工饲料养蚕、丝素蛋白医用补片、免水洗印染技术催生了新产品、新业态,推进了资源高效利用及“蚕桑+”多元化发展趋势。吴孔明强调,桑蚕丝绸产业需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种业支撑,推动智能装备研发,加快绿色转型,构建生态低碳蚕业生产体系;同时要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吴孔明表示,中国农科院将继续全力支持集群工作,支持蚕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会议安排9家单位作交流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孙华庆在发言中表示,丝绸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加快筹备成立国际丝绸组织,搭建面向国际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式、国际化平台,以此促进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团结全球桑蚕丝绸产业共同发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要通过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落地,融合发展促进资源互通,多元共赢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为构建现代丝绸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在发言中表示,我国蚕桑丝绸产业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扬,到如今“一带一路”和全球市场消费的蓬勃发展,始终闪耀着独特光芒;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自完成家蚕、桑树、微孢子虫三大基因组以来,又完成绘制世界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引领家蚕育种进入分子设计阶段;近期对家蚕性染色体完整基因组解析、调节延长多物种寿命新基因(OSER1)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家蚕丝腺单细胞基因表达谱绘制、温和型高温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增强的生物学机制揭示、超强交配能力家蚕新种质创制、首个可机械化分选雌雄卵的卵色限性实用品种培育等方面又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要在科技星河中探寻新的坐标,绘就创新发展的璀璨蓝图。
7家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就紫酒科技创新、奶绵羊种源引进、盐碱地治理、工厂化养蚕、蚕丝蛋白利用、桑蚕资源药用、桑芽菜开发作交流发言。
会议号召,广大成员单位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结合产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全力推进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桑蚕力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