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获悉,该所联合河南农业大学,依托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创建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疆耐盐碱微生物资源库”,并建立了相应的资源信息库和查询系统。
新疆是我国盐碱地类型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积盐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微生物改良法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可持续的改良方式,正逐步成为盐碱地边治理边利用的有效手段。新疆独特的地理、气候与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且独特的微生物区系。研究团队从新疆各地采集样品2000余份,分离、鉴定、保藏了微生物资源2万余份,涵盖112个科、282个属、2264个种,创建了我国最大的新疆耐盐碱微生物资源库。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分子鉴定及耐盐碱、抗盐碱、作物促生、抗病害等性能研究,为盐碱地改良微生物肥料的研发打下了基础,将有效促进对新疆盐碱地微生物生态的了解及盐碱地治理。利用资源库,科研工作者可以检索目标微生物菌种的信息,从而促进菌株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基于资源库,团队成员以棉花、玉米、花生、番茄等作物为应用对象,开发了具有耐盐碱、促生、抗病害等功能的微生物制剂,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微生物筛选与鉴定平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