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从胚胎到餐桌,看青岛肉牛产业探寻“出圈”路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郝凌峰
  • 2025-03-18 18:28:00

在青岛,一项神奇的“代孕”技术正悄然改变着肉牛养殖产业的格局。在青岛隆铭牛业有限公司的牧场里,原本一头黑毛和牛一年仅能生育一头小牛,如今借助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一头黑毛和牛的胚胎一年最多可在多头黄牛体内孕育,产出高达150头小牛。这一技术就像是给肉牛养殖按下了“加速键”,让国内黑毛和牛的养殖规模有望从年产5000头增长到3万头以上。

断奶犊牛

隆铭牛业自2013年成立,已投资近2亿元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公司引进国外优质种质资源,经过4代选育试验完成8个谱系种源建设,储备近千头可提取优质胚胎的种母牛。公司采用MO - GS - ET(超数排卵-基因组选择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还与美国归国科研团队合作,运用第三代胚胎移植技术OPU/IVF(活体取卵-体外胚胎技术)开展肉牛胚胎移植扩繁。目前,相关技术产出的囊胚质量稳定,移植成活率稳定在60%以上,具备大规模推广养殖的能力。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让隆铭牛业纯血和牛存栏量位居全国第一,更打造了高端肉牛种源的核心竞争力,为青岛肉牛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随着种源问题的逐步解决,青岛肉牛产业在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隆铭牛业的高端雪花牛肉凭借卓越品质在市场上声名远扬。通过600天纯谷物饲养、72小时排酸和20天湿式熟成工艺,其牛肉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呈现完美大理石花纹,口感细腻多汁。2021年,隆铭牛荣获农业农村部“特质农品”称号,多项指标达到甚至超过日本和牛水平,巩固了其在国内高端牛肉市场的领先地位。

同样,青岛潮鑫牧业有限公司也在为高端肉牛产业化努力。从胚胎到育肥屠宰,每个环节都由专业人员把控。其采用科学先进的育肥方式,生产、生活区分开,防疫消毒设施完善,运用自动喂料、饮水、智能环境控制等先进设备,实现养殖全过程自动化。稳定的种质资源和科学饲养方式,造就了雪花牛肉完美的霜降感,公司年营业收入可达6000万元。

在种业振兴方面,上合示范区畜牧繁育养殖基地项目投资2.7亿元,建设高端肉牛种业育种扩繁中心。以国际领先的OPU - IVP(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为核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项目计划存栏纯种能繁母牛2080头、种公牛20头,年产出高品质冻精20万支、成活胚胎5万枚及纯种犊牛100头。体外胚胎工厂化生产使单头母牛繁殖效率提升3 - 5倍,预计年产种源可覆盖全国30%以上高端肉牛市场需求,年产值达2.9亿元,助力我国从“引种依赖”向“自主供种”转型。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的部署要求,青岛采取“政府引导、金融信贷支持、保险保驾护航”模式。当地建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稳定合作机制,“琴岛·兴牧贷”“兴牛云贷”等信贷产品为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推动畜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在实施生鲜牛乳目标价格保险等市级特色保险基础上,探索开展肉牛保险试点,降低养殖、市场、自然灾害等风险。

如今,青岛市肉牛产业已初步形成 “种群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 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截至 2024 年底,全市肉牛存栏量达 7.64 万头,建成 11 家市级以上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全国高端肉牛养殖牧业 TOP25 中,青岛的隆铭牛业和潮鑫牧业两家企业上榜。

“当前,我市肉牛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和金融助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让青岛肉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更广阔舞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业管理处处长梁靓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