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文体 详情

“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首场演出走进安徽池州老田村

  • 编辑:周桐
  • 作者:牟汉杰
  • 2025-03-19 07:45:33

“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心里真太喜欢了”“好看,表演老师们不仅水平高,也特接农村地气”……3月16日,“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走进安徽池州市九华山脚下的千年古村老田村,演员们与村民群众欢聚一堂,献上一场既有乡土情又有文化味的精彩演出。

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首场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本场演出是“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走进乡村系列公益活动的首场。艺术团成员以农民为主体,由农民艺术家、乡土文化人才,以及各个方面志愿工作者组成,他们因对乡土乡村的热爱、对文化的执着追求走到一起,致力于塑强 “大地流彩” 文化品牌,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建设。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司主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老田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先后被授予“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安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近年来,老田村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围绕“党建强、农村兴、群众富”目标,成立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联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4.0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63元。

活动现场,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接连上演。农民歌手“大船哥”刘广局一首《微山湖》,唱出了自己家乡的乡音乡情,铿锵有力的歌声也唱响了自己从微山湖畔到央视春晚舞台的逐梦故事,他的歌声瞬间吸引了村民群众的目光。“大衣哥”朱之文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在风光壮美的九华山下,唱出了新时代新农民的豪情达观。“中国单字唱法第一人”田野的《上春山》惟妙惟肖,唱出了中华诗词之美、春光之美。

“沂蒙二姐”(左二)、“大衣哥”(左一)在现场演出。受访者供图

“水果姐”李桂芹,是来自安徽宿州农村的一位普通妇女,一曲《带上爱飞翔》饱含深情,亲切温柔又充满力量,引得观众掌声阵阵,热情高涨。“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不懈努力,即使是平凡的人生也能熠熠生辉。”李桂芹说。今年央视春晚上,李桂芹与“大船哥”刘广局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代表一起演唱歌曲《伟业》,唱出了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精神,也唱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的时代心声。从田间地头唱到央视春晚,李桂芹不平凡的追梦之旅,感动人心,励人奋进。

九华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冉芳正在唱《采茶歌》。受访者供图

九华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冉芳是池州本地人,九华民歌《采茶歌》韵味十足。“一个农田放歌,俯拾烟火;一个文字里徜徉,仰望星河,无论哪个我都会热气腾腾地生活。”来自山东的农民诗人“沂蒙二姐”以“一腔热爱唱响家乡”,现场即兴赋诗:“若问人间至味藏何处,灶台烟火带家书。这池州鳜鱼,一口下去,可是满满的妈妈味道。”网友直呼:这是诗吗,这是人间美好。“我创作的这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巨幅农民画,把咱农村的新变化、新风貌都画了进去。”来自池州市青阳县的农民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徐金锋在现场还把这“巨作”送给了村群众。

农民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徐金锋创作的“巨作”现场赠送给老田村。 受访者供图

让艺术点亮乡村,用优秀的文化文艺培根铸魂,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艺术团和村民们载歌载舞,村民向艺术团成员们讲解当地历史文化知识,老田村公益琴馆汤可义向大家讲解古琴知识、示范古琴技艺演奏,歌曲接龙、杂技观看等精彩连连,在展演互动、互学互鉴中,短短一个小时里笑声不断,快乐飞扬。

现场热闹非凡。受访者供图

据悉,“大地流彩”乡情艺术团下一步将面向全国更多乡村,推动文化艺术“下基层、接地气、送实惠”常态化,拓展各类形式多样、灵活多彩、丰富生动的活动形式,加强与农民群众之间的直接联系,让群众得到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实惠和艺术滋养,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更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现场嘉宾与乡情艺术团演员们在演出后合影。受访者供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牟汉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