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养殖池内加州鲈鱼欢快抢食,大棚里苦力芽、刺嫩芽、大叶芹等山野菜青翠欲滴,君子兰竞芳争艳……走进位于河北承德双滦区小三岔口村的金稷家庭农场,零碳种养殖循环技术应用场景随处可见,极大节约了用地成本,凸显着高效农业价值。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2800万元,占地200亩,建设以山野菜规模种植及特色山野菜产品研发为主、“鱼菜共作”零碳种养循环技术推广为辅,主要种植苦力芽、刺嫩芽、老山芹、东北甜百合等。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种植传统品种玉米120亩,试验种植东北甜百合2.5亩、苦力芽15亩、高端精品葡萄2亩、君子兰1万棵,养殖加州鲈鱼8千尾。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400万元。其中:单栋立体温室年产加州鲈鱼11500尾、山野菜1800斤、精品葡萄5000斤,产值80万元;陆地年产老山芹12万斤、大叶芹4万斤、苦力芽6万斤,产值330万元;培育商品君子兰3000株,年产值10万元。
据介绍,“鱼菜共作”零碳种养循环技术,是在传统的“鱼菜共生”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成,通过引入复合矿物基质协同微生物的养分转化技术,使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留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植物吸收营养的同时净化养殖水体。通过构建动物、植物、矿物、微生物的天然自调节生态系统,对水体氮素转化、矿质养分平衡、酸碱平衡进行调控,达到养殖、种植、微生物养分需求的动态平衡,改变了传统“鱼菜共生”养分在养殖、种植系统之间难以稳定地输出和有效地转化,解决了养殖和种植产量、品质无法保证的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低成本、长期、稳定、规模化运行,达到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真正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同时,该农场也是承德地区最大的君子兰繁育基地,经过多年的选育,已经具有培育君子兰新品系的能力,正在致力于培育“紫塞明珠”系列君子兰品种。
“项目通过租用集体设施、村民协助工程建设和参与园区维护服务等方式,使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盘活了长期闲置土地,有效破解小三岔口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历史遗留问题,整理修复撂荒土地,恢复耕种土地140亩。打通了村民增收渠道,累计流转200亩土地,年支付租金14万元;雇佣村民50余人,年支付工资达20余万元。同时,教授君子兰养殖技术,为村民发放种兰200余株用于庭院种植繁殖,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农场负责人表示,农场的成功运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丰富产业业态,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双滦区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京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力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推行股份合作、资金入股分红、资金物化资产、资产量化入股等等机制,已发展有机蔬菜、设施蔬菜种植,辐射带动设施生产面积3400余亩。
作者:白子军 陈建楠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