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粒黄澄澄的小麦,经过筛选、打磨、精制等工艺,变身为面粉、全麦面粉、挂面和馒头等石磨面产品后,身价倍增。在陕西省礼泉县昭陵镇索山村,从种植到筛选,再到深加工,这里的石磨面粉产业链正不断延伸,“磨”出了一条群众致富路。
3月24日,走进位于索山村的石磨面粉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麦香扑鼻,数台面粉机正不停转动,工人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加紧工作,厂房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石磨面粉是依托传统石磨古法工艺,创新采用现代立式低温石磨研磨而成,不但色香味俱全,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麦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口感纯正。”索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卫健说,“加工面粉使用的小麦,都是村里人自己种的。磨出来的面粉口感筋道、麦香浓郁,深受大家欢迎。”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索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经过市场调研、走访之后,谋划开办村集体面粉加工厂。据了解,面粉加工厂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资产,筹资100万元建设石磨面粉加工厂,后续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增加集体经济,也能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索山村面粉厂的落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3万元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已吸纳周边群众十余人就业。“以前自己种地,一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还在厂子里上班,每月都有固定收入。”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56岁的村民张亚强高兴地说。
“下一步,将围绕粮食加工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按照‘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思路,不断擦亮‘昭陵御面粉’这一面粉品牌,让我们的面粉不仅要进超市、酒店、食堂,还要进‘直播间’。并开通‘线上+线下’销售‘快车线’,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张卫健信心满满地说。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是关键。近年来,礼泉县围绕“农”字做文章,在打造“一村一品”上下功夫,促进特色产业配套升级,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增强乡村的“造血功能”,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共同增收。
作者:李晶晶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