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美文共赏 详情

诗意春耕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蒋若晴
  • 作者:彭晃
  • 2025-04-14 13:43:36

春山初醒那日,我在老屋阁楼寻得祖父的犁铧。铁器蒙着经年的桐油,木柄上还留着汗渍沁出的云纹。指尖抚过锋刃时,檐角冰溜子突然迸裂,碎玉般的声响惊起满坡鹧鸪。

河湾的薄雾还未散尽,老牛已站在田埂上反刍晨光。它项间的铜铃沾着露水,每回摆首便摇落一串泠泠清音。父亲蹲在地头卷烟,烟丝裹着去年晒干的红蓼花,点燃时腾起的青烟里浮动着旧时春色。

犁铧入土的刹那,整个山谷都在震颤。沉睡的冻土层裂开细密纹路,像水墨遇宣纸般晕染开来。新翻的泥浪泛着赭色光泽,蛰伏的蚯蚓扭成草书笔意,土块滚落时的脆响应和着坡上融雪的簌簌。老牛喷着白雾往前拱,犁沟里升起的土腥气惊醒了荠菜花惺忪的梦。

播种的妇人挎着柳条篮缓缓而来,蓝布头巾角缀着铃铛。她们踩过湿润的田垄,脚印里立刻渗出晶亮的水珠。麦种从指缝滑落时,我听见干瘪的籽粒与饱满的籽粒敲击陶罐,前者是沙哑的梆子腔,后者是清越的磬音。穿碎花袄的小孙女追着竹筛漏下的光斑,忽然驻足惊呼——垄沟里竟游动着彩虹的碎片。

歇晌时,犁铧倚在香椿树下小憩。父亲用草茎逗弄蚂蚁队伍,看它们扛着雪白的草籽穿过褐色的土地。老牛慢悠悠卷食田埂的紫云英,淡紫花瓣沾在鼻尖,像古琴曲里偶然跳出的泛音。我舀起溪水浇灌犁头,水流漫过铁锈的纹路,显露出二十年前祖父刻的北斗七星。

午后云层忽然活了。先有雨脚试探着轻点蓑衣,待犁田人背上腾起细雾,漫山遍野便响起了蚕食桑叶般的沙沙声。戴斗笠的稻草人趁机偷饮雨水,去年残存的稻穗在它肩头发芽。最妙是闪电劈开云层的瞬间,我看见万千雨丝在空中绷成银弦,有春雷在远山擂响夔皮大鼓。

放学孩童的笑声撞破了雨帘。他们用苇叶叠成小船放入春渠,船队载着桃瓣与蒲公英,在蝌蚪的护航下奔赴远方。有个少年赤脚踩进泥浆,脚趾缝里挤出的咕啾声,竟与二十里外长江解冻的轰鸣声遥相呼应。穿红雨靴的女孩蹲在秧田边,指尖刚触到水面的涟漪,整片云天就跌进她的掌心。

暮色自犁沟深处漫上来时,母亲送来新酿的醪糟。粗瓷碗底沉着几粒枸杞,像是落在雪地上的火星。对岸忽有牧童吹响竹笛,不成调的曲子惊飞了歇在犁把上的豆娘。这纤弱的小虫掠过炊烟时,翅膀竟带起一串编钟的余韵。

我在暮春的某个清晨突然明白,春耕原是大地在吟诵平仄。老牛踏步是沉稳的仄声,布谷催耕是清亮的平声;犁铧入土如笔锋顿挫,种子落地的节奏恰似押韵的绵长。那些在田间躬身的身影,何尝不是行走的诗行?他们额角的汗珠折射七色光谱,分明是平平仄仄里跳脱的韵脚。

如今祖父的犁铧挂回老屋正堂,与黄历、农谚和褪色的奖状共同守护着农历。春日雨落时,铁器表面会沁出细密水珠,宛如泛黄的线装书渗出墨香。某个起霜的早晨,我发现木柄上新绽了绿芽——原来那支犁铧,始终在时光里保持着播种的姿势。

作者:彭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