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将大豆种业确定为四大优势产业之首,以两轮获批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支持为契机,聚焦大豆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大力实施大豆种业振兴计划,全力打造五大连池中国大豆种业“硅谷”。
在东农种业大豆玉米种子加工基地,崭新的生产车间错落有致,车间内机器轰鸣,呈现一派繁忙景象。随着智能化操作车间的搭建,工作人员也感受到农业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变革。
“我来到东农种业已经四年了,在这四年里,设备的不断更新,厂房的日益扩大,去年我们又搬进来这套新的生产车间,这套设备减轻了我们工作压力不说,还大大提升了我们工作效率。”五大连池市东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操作员汪永喜说。
去年东农种业依托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1000万元,新建了检验检测室、存粮钢板仓,购置全自动种子加工设备1套,大豆生产、加工、研发能力整体提升。
据介绍,该公司2024至2025年度生产大豆种子在12000吨左右。和往年相比,今年借助国家制种大县东风,大豆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从原来的每小时15吨,现在提升到每小时30吨。下一步,他们计划结合国家制种大县政策,在科研领域继续发力。目前,他们已经和北京农林院、吉林农科院深度展开玉米、大豆育种领域的合作,来更好地服务广大的农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东农力量。
像东农种业这样依托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的企业,五大连池市共有9家,去年五大连池市为加快提高生产加工水平,投入制种大县奖励资金9049万元、撬动社会资本6735万元建设仓储加工项目,种子企业生产线增加了11条,仓储能力提升20万吨,大豆种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影响力显著提升。
为了将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优扶强,五大连池市还先后成功吸引齐齐哈尔富尔农艺、中农发集团、山东华亚等国内头部种子企业投资建厂,企业育种需求持续增加。该市积极引导种子企业与繁育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我和东农种业合作了七八年,繁育蒙豆1137,总效益比我们卖商品粮高出30多万的效益,今年东农种业又新出了种子,蒙豆375,我们继续合作。”五大连池市新发镇新发村五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武刚所在的合作社每年都会与种业合作,去年他们合作社种了500公顷,全部用于种子繁育,今年增加到600公顷。
目前,五大连池市自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模式以来,累计签订繁育订单4400多份,订单面积958万亩,5945户农户实现增收9700多万元。
自2021年五大连池市获批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后,编制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大豆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逐年编制《年度制种大县实施方案》,确保建设项目充分满足种业发展需求。同时,当地强化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一组一专班”管理保障体系,强力推进制种大县项目建设,利用制种大县奖励资金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0.79亿元,谋划项目21个,全力推动大豆种子企业“育繁推”能力提升。
截至2024年末,五大连池市年销售大豆种子15万吨以上,占黑龙江省大豆种子产量的41%、占全国北方春大豆用种量的30%,可供3000万亩大豆生产用种。接下来,五大连池市将全力落实好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加快打造黑龙江省国家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核心区,为国家种业安全贡献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岳海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