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官厅镇磨玉村田地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粉丝瓜,瓜身翠绿光滑,村民们正忙碌地穿梭在瓜田中,分批进行采摘、装车。
“此前,每年烟叶采烤结束后土地早早进入冬闲期。去年,我们在烤烟采摘中后期,不影响烤烟种植的前提下,开始套种粉丝瓜,减少了化肥用量,收入也有增加。”村民马福文说,他种粉丝瓜已有19年。
马福文采摘的粉丝瓜。王鑫波 摄
官厅镇地处建水县西南部,相对海拔高、光照充足适宜种植粉丝瓜。“套种粉丝瓜,它的藤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对烤烟的生长也有好处。”当地烟叶工作站工作人员介绍道。
此前,官厅镇因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利管网建设不普及,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不便,制约了磨玉村的农业发展。2005年至2024年,在上级支持下,建水县烟草专卖局累计在官厅镇投入资金2862.68万元开展烟区基础设施建设2064件,项目类型包括水窑、水池、机耕路和密集式烤房,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烤烟和粉丝瓜“高矮套种”模式不仅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还能实现互补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升了土地种植综合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去年,我家在烤烟地里套种了23亩粉丝瓜,每亩卖瓜子的收入达到2600元左右。此外,还种植玉米、红薯等,年收入16万元左右。”马福文说。粉丝瓜易于储存,在每年烤烟、玉米收获后,粉丝瓜仍然可以在地里存储一段时间,错开农忙高峰时期。
粉丝瓜作为一种“懒作物”,不需要单独栽种和施肥,且投入成本较低。近年来,建水县烟草专卖局因地制宜推广“烤烟+N”多元化种植模式,与当地农业部门联合举办技术培训,向群众讲解套种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指导农户进行操作。
这些年,随着粉丝瓜生产技术的不断改善,粉丝瓜逐渐走俏市场。当地通过发展“合作社+农户+农业公司”模式带动当地就业,助力村民增收。
粉丝瓜加工工序较多,成熟的粉丝瓜经机械或人工分离瓜瓤和瓜籽,用工需求大,一些种瓜大户请当地村民帮忙,每人每天的工钱有100-150元。
目前,官厅镇的粉丝瓜种植主要集中在磨玉村委会,种植规模达到8000多亩,粉丝瓜瓜子每亩产量达到100公斤左右,总产值达到2100万元,全村670户村民实现增收。
在当地村民实现持续增收的同时,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充裕。马福文跳的烟盒舞在村里小有名气,他舞动起来,脚步时而稳健有力,时而柔美灵动。“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只要村里有年轻人愿意学,我都愿意教他。”马福文笑着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和引导村民探索多样化的种植模式,丰富当地的产业结构,拓宽当地村民增收渠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磨玉村委会主任李永昌说。
作者:雷明华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