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严把育苗关,种出黄金叶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葛羚羚
  • 作者:张书诚
  • 2025-04-23 18:53:46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的育苗大棚内,烟农们正抢抓农时,忙碌于烤烟育苗的关键环节。作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叶子”,烟叶产业的提质增效离不开科学化、规范化的育苗管理。近年来,麻栗坡县烟草专卖局围绕“强品种、优布局、云赋能、精技术”四大核心,全面推进烤烟育苗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为全年烟叶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严控源头,杜绝劣杂品种下田

“育好苗,才能种好烟!”麻栗坡县麻栗镇烟农胡天林深有体会。去年,他在县局技术员的指导下,改掉种植自留种的坏毛病,种植省级审定的优质抗病品种“云烟87”,每亩增收近千元。今年,他主动与县局签订《烤烟种植承诺书》,承诺绝不使用非审定品种。

为从源头保障品种纯正,麻栗坡县烟草专卖局将品种质量作为烤烟生产的第一道关卡,坚决落实“良种良法配套”原则,并建立种子追溯机制,确保每一粒种子来源可查、质量可控。此外,县局生产部门以政策宣传为抓手,创新宣传方式,在各个乡镇设立“种子科普角”,通过实物对比展示劣杂品种与优质烟苗的差异,累计发放科普手册2000余份,实现本县烟农全覆盖,形成烟农主动抵制劣杂品种的良好氛围。

科学规划,打造山区里的“绿色工厂”

走进麻栗镇坪寨育苗基地,110池漂浮育苗盘整齐排列,嫩绿的烟苗在营养液中舒展叶片。技术员马林正指导工人进行消毒作业:“每次作业后育苗池周围都要撒上生石灰进行消杀,进出育苗基地都要在手脚消毒池进行消毒,确保不带入任何病原体。”

麻栗镇坪寨育苗点。

根据山区地理特点,麻栗坡县烟草专卖局生产部门立足实际,科学布局育苗基地,优先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建设标准化育苗点10个,漂浮育苗池1100池,覆盖全县3个乡镇主产烟区,实现全县1.06万亩烟田供苗。在董干镇,烟农杨金通过微信小程序预订烟苗,次日专业运输队便将40盘烟苗送至地头。“现在育苗基地集中推广325孔小苗,育苗成活率高、烟苗清秀无虫害,每亩成本还比去年节省近半,划算多了。”杨金算了一笔账。2025年,麻栗坡全县在育苗基地推广“二段育苗”技术,通过“漂浮盘+营养土托盘”培育的烟苗根系长度增加20%,移栽后缓苗期缩短3天,为大田移栽后的快速生长提供保障。

科技赋能,从“传统育苗”到“智慧培育”

在麻栗镇马发寨育苗大棚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手机显示屏上温度26℃、湿度65%的数值闪烁着绿光。“一旦温湿度超标,系统数据会自动变红警告,同时提醒生产技术员及时处理。”技术员张书诚打开“云棚”APP,展示实时监控画面。这是麻栗坡县为应对气候变化,引入的智能化监测设备:“云棚”智能育苗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安卓APP集成育苗基地实时监控、多环节数据采集(播种、施肥、出苗等)、进度追踪及告警处理功能,实现“一屏统览、一键操作”。今年3月,一场“倒春寒”突袭,系统及时触发预警,麻栗坡全县育苗点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及时拉低拱膜保温,成功避免烟苗冻伤。

云棚设备监控画面。

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出“育苗能手”

“种优三分壮,苗好一半收,根强九成丰,所以在装盘时基质要压实,否则根系扎不稳……”在大坪镇烟站“田间课堂”上,技术专家雷碧俊正在演示育苗标准化操作。

2025年,麻栗坡县烟草专卖局抽选20余名专业生产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驻点各个烟站开设“田间课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育苗点,开展育苗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同时提供“一站式”技术指导。从基质配制、播种密度、苗床整理、播种、到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均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

“喷施生物菌剂预防根腐病和猝倒病,差不多一周施药一次,一共施用2—3次……”三月以来,麻栗坡县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培训烟农500余人次,重点讲解关键技术环节,让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座大棚、每一池烟苗,切实提高育苗标准化操作水平,确保培育出优质适龄壮苗。

春种一粒“苗”,秋收万片“金”,在科技赋能与标准化管理的双轮驱动下,麻栗坡县的烤烟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分散粗放到集约智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株烟苗都凝结着现代农业的智慧与匠心。

作者:张书诚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