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政法·乡治 详情

河南卢氏县:“三资”保值增值 治理提质增效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黄敬慈
  • 作者:李铁军 郭强 范亚旭
  • 2025-04-29 16:32:30

作者:李铁军 郭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近日,在河南省卢氏县文峪乡兰花产业园兰花交易市场内,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各地兰花爱好者带来了悉心培育的兰花珍品,大家或洽谈采购,或直播展示,或相互交流种植经验,现场气氛热烈。

文峪乡兰花产业园内的黄龙云海兰花培育基地是文峪乡窑子沟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也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该村党支部书记孙高军介绍:“该项目总投资65万元,种植兰花1526盆2841株,吸纳100余户村民入股,在带动村民参与兰花产业的同时,还把兰花产业年收入按一定比例计入村集体经济。2024年窑子沟村兰花产业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2万余元。”

谈到村里的兰花产业,孙高军感慨道:“以前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集体家底不清,群众意见很大,动辄上访告状,给村里的工作带来很大困扰,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因此停滞不前。近年来,在县纪委监委和乡纪委督促指导下,我们彻底盘清了‘三资’家底,把村组干部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群众也踊跃入股兰花产业,才有了今天黄龙云海兰花培育基地的成功。”

卢氏县纪委监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班在朱阳关镇河南村查看引进的蓝莓种植基地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胡江海 摄

2024年以来,卢氏县纪委监委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契机,在全县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闭环体系,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在集中整治中,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创新工作机制,督促村(社区)“两委”把集体“三资”使用好、管理好、利用好,推动各乡镇建立了“三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家底清晰化、规范化,村组干部积极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朱阳关镇某村2组河边有10余棵树,村民胡某某认为属于自己,而部分村民认为属于组集体……类似这种的集体资产归属纠纷,经常困扰着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卢氏县纪委监委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班,督促各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各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班通过查阅账目、实地测量、走访群众,全面核查各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各乡镇在核查的基础上,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监督管理平台,对农村集体“三资”实时监测、线上查询、智慧分析。各村(社区)利用村务公开栏、“党员活动日”、村组微信群、村务“明白纸”4种渠道,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公示农村集体“三资”变动、使用情况,有效消除信息壁垒。

据统计,2024年卢氏县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信访量同比下降11.1%。2024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出各类损害群众利益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问题449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查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问题120个;追缴集体资金约417万元。

“下一步,我们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的整治和基层治理工作,以监督执纪‘硬约束’破除发展‘肠梗阻’,以激励机制‘软实力’激活村(社区)干部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从‘被动管’转向‘主动创’,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双赢,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卢氏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庆锋表示。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