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区的深处,山峦的褶皱间,藏着一个山与石造就的村庄——河北省涉县更乐镇大洼村。村落顺着山势,错落有致地展开,峭壁与峰崖相拥,石堰和高悬壁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座原始而又壮观的石头堡垒,被人们赞誉为“太行山里的布达拉宫”。
沿着古朴的村道一路深入,穿过独孔石拱桥,走上一排石阶,便到了“90后”返乡创业青年张培培的家——里山沟民宿。
“今天满房了,只剩下这最后一间。您先坐着歇一下,等会儿我带您去看房。”张培培刚招呼完几位客人,又赶忙接起了一通电话,“您什么时候过来,要订几间?”作为村子里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民宿,这里的客房本就紧俏。随着近几年大洼村在网络上的走红,每到节假日,里山沟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2016年,张培培的父母改造了几间老屋,建成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为零散的游客提供落脚和吃饭的地方。生意越来越好,两年后,张培培正式辞去工作回到乡村,从父母手中接过担子,成为“乡村民宿主理人”。
“经营民宿不能再用传统农家乐的思维,而是要面向市场,对标消费者的需求。”张培培按照“餐饮+住宿”的模式,一边把老房间翻新改造,依山而建开拓露天餐饮区域,一边提升服务质量,从细节入手改善住宿体验。渐渐地,民宿的口碑越来越好,张培培也积攒了一些回头客,认识了许多老朋友。2024年夏天,一个好消息传来,里山沟民宿入选当年河北省百佳特色乡村精品民宿。“但凡辛苦,皆是礼物。”她在朋友圈里写道。
“五一”前夕,里山沟民宿又一次升级,改造出了四间精品房间,原木风格的装修与恰到好处的绿植搭配,让房间颇有自然趣味。“在房间的露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大洼村的夜景,整个村子都会亮灯,抬头还能看到星空,特别浪漫,希望来这里的游客可以感受到我们小山村的独特魅力。”张培培兴奋地说。
在里山沟民宿的门口,挂着一个醒目的牌匾,上面印着“无私奉献”四个大字,署名“大洼全体村民”。“早年间,我父亲外出务工攒下了一些积蓄,过年时免费给每户村民发放米面油粮,持续了五年。乡亲们念我父亲的好,便送了我们这块牌匾。”张培培解释道。
受父母影响,张培培也牢记着这份乡情,始终不忘回报家乡。在第一家民宿开起来后,其他村民也跃跃欲试,纷纷找张培培“取经”。“他们想开民宿的都会来我这里参观,从房间布置、床品选择、房价定位到厨房装修、菜品设置和经营模式,我都会给乡亲们提供建议和帮助。”张培培告诉记者。
如今,大洼村已经建起了大大小小20多家民宿。“有旅游团来的时候,我也会给其他家民宿介绍客源,大家良性竞争,一起致富。”她说。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了大洼村,卖小吃、摆地摊、开餐馆,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这个古老的村庄也重新焕发了活力。
去年,张培培参加了涉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训班,主攻农文旅融合方向。“我系统学习了民宿经营管理的知识,还了解其他地方的优秀案例,他们的经营模式、装修风格和服务技巧,对我都很有启发。在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中,我也打开了思路,我打算和班里做泥塑的申晓莉合作,开发大洼村独特的文创产品。”她说。
“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呢,我现在特别有干劲儿!”张培培兴奋地说,“下一步我想深入挖掘大洼村的历史文化,加快农文旅融合,打造独特的乡村民宿品牌。同时通过网络直播,把我们当地的花椒、柿子、黑枣、核桃等农特产品销售出去,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艺璇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