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科教 详情

露地蔬菜产业加速向机械化转型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黄中钜
  • 作者:陈楠
  • 2025-05-08 16:34:16

近日,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与加工观摩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黄淮海片区及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来自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农机农艺融合、加工产业链延伸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观摩会现场,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成为亮眼的“主角”。智能叶菜收获机稳步前行,一排排菠菜便瞬间被前端的上下两层割刀齐根切断,经输送带传入车后的塑料筐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精量电动播种机驶过之处,平整土地上即刻呈现出6列深浅均匀、用于精准放置小种子的凹型土穴……

“我们的精量电动播种机利用风机转动产生真空负压,将种子吸附在吸种盘上,实现一穴一粒的精量播种,能定量播种菠菜、生菜、油菜、上海青等蔬菜。”南通省力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亦鹏介绍,该设备不仅能在前期节省种子用量,还可减少后期人工间苗环节,实现叶菜全程机械化自动播种。经测算,通过精量播种,每亩地可节省成本超300元,切实为种植户降本增效。

全国首台蔬菜新能源无人化作业平台亮相引发全场关注。这台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50马力纯电动拖拉机采用双电机驱动,动力强劲,最高可达90马力。其搭载无人驾驶、AI作业模块,可轻松实现旋耕、犁耕、灭茬、开沟、起垄、运输等全无人化作业。

“我们成功攻克了路径规划、机具悬挂、地块无人行驶、避障以及转弯掉头等技术难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华瑞表示,该平台集成激光雷达和北斗模块,具备夜间无障碍作业能力,且仅需充电40分钟,就能持续高效作业5~8小时,为露地蔬菜生产注入强劲“智能动力”。

露地蔬菜机械化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实现了撒肥、整地、播种、采收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但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孙周平告诉记者:“有些环节还需要提高,例如种植标准化不够,要先有标准化才有机械化。”

针对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发展,与会专家提出全面建议。从种子选育层面,呼吁加快培育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蔬菜品种;在种植模式方面,强调蔬菜生产各环节需紧密衔接、相互匹配,构建全程高效、完整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攀升、机械化水平不足等问题的凸显,传统蔬菜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作为露地蔬菜生产和加工出口大市,莱阳的蔬菜播种面积约20万亩,拥有蔬菜出口加工企业380多家,年出口成品数量20多万吨,迫切需要破解蔬菜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出口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早已开启探索之路。

2024 年,白萝卜无人农场全场景应用在此首次展示;2025 年,露地叶菜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正式推出。如今,烟台蔬菜产业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向机械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

“作为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我们的使命是整合全国优势资源,在烟台打造示范样板基地。一旦试验成功,将通过体系向全国推广,让‘烟台标准’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烟台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李涛表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楠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