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云南富宁县:春晖暖沃土 烟苗绘新篇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李婧
  • 作者:马荣臻
  • 2025-05-16 17:40:31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正值烤烟移栽黄金期,广袤田野间生机涌动。满载烟苗的运输车穿梭于阡陌之间,烟农们躬身劳作,打塘、培土、分苗、定植,动作行云流水。技术人员穿梭田埂,手把手传授移栽要领。

自四月开展移栽工作以来,富宁县烟草专卖局以“稳规模、提质量、促增收”为目标,通过技术指导、机械推广、志愿帮扶等举措,按下烟叶移栽“加速键”,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烟农杨自冲正在使用覆膜机进行覆膜作业。

垄上春晖 智培沃土

“这种‘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的培训模式,帮我们把关键技术掰开揉碎讲透了!”在富宁县木央镇中寨村的烟田里,刚参加完移栽技术培训的烟农李龙感慨道。他手持标尺,仔细测量株距,“以前全凭经验,现在有了科学参数,苗齐苗壮更有保障!”

富宁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构建“网格化”技术服务体系,组建由13名生产技术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划分9个技术责任区,将“田间课堂”开设到每个村寨。技术员每日巡田里程超数十公里,从株距行距把控到定根水配比,从地膜压边技巧到病虫害预防,实施全流程精细化指导。据统计,通过标准化移栽管理,烟苗成活率同比提升8%,预计亩均增产10公斤。

铁牛耕墨 智织锦绣

在木央镇烟田连片示范区内,数台自走式覆膜机正轰鸣作响。开沟犁破土成行,地膜如流水般从辊筒倾泻而下,压膜轮紧随其后精准覆土,转眼间平整的烟垄便披上“黑色铠甲”。机械所过之处,地膜舒展如镜、紧贴垄面,两侧覆土均匀密实,形成规整的防水保温层。“这‘黑甲卫士’一小时能铺1.5亩地,抵得上10个劳力!”烟农杨自冲边操作覆膜机边说,“机器覆膜松紧适度,彻底告别皱褶和漏风。”

面对农村劳动力短缺难题,富宁县烟草专卖局联合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机农艺双适配”工程,一方面引进自动覆膜机、无人植保机等4种新型农机,筛选最优机型;另一方面对连片烟田实施宜机化改造,统一行距标准和垄体高度。目前机械化移栽覆盖率达68%,亩均用工成本下降40%,平均为烟农节省开支超2万元。

齐心抗旱 滴水润心

“今年情况特殊,还好有你们帮忙抢栽烟苗。”睦伦村烟农李朝龙抹去额头的汗珠,指着田垄间笔直的滴灌带感慨。持续月余的高温让土地龟裂如棋盘,移栽后烟苗因缺水出现蔫萎,正当他烦忧之际,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烟叶生产技术员,到现场助力抗旱移栽。运水车穿梭田间为水池补水蓄水,大家协助烟农运苗放苗,利用滴灌系统精准补水,与烟农一道奋战,抢栽保苗,滴灌带覆盖处,喝饱水的嫩叶慢慢挺立如剑。

通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富宁县烟草专卖局积极与驻村工作队对接,建立急难愁盼问题清单,针对大龄农户、种植大户等特殊群体,开展“助耕接力”活动,积极抢抓农时,助力烟农移栽烟苗。

春风拂过希望的田野,智慧与汗水正孕育着丰收的序章。富宁县通过技术指导、机械化推广、志愿帮扶“三驾马车”并驱,推动烟叶移栽标准化率达92%,为打造“优质烟叶产业带”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马荣臻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