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集成政策留人才,浙江绍兴举办“留绍圆梦”活动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赵子萌
  • 作者:方堃
  • 2025-05-23 09:22:10

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留住大学生就是留住城市的未来。5月22日,由浙江省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绍兴市教育局、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联合主办的“留绍圆梦 职引未来”2025年绍兴市春季综合招聘会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第四届大学生生涯节圆满落幕。活动现场同步设置了招聘实战、生涯讲座、导师咨询、AI体验、政策游园、创业集市、直播带岗、国际教育、就业座谈等9大主题展区,吸引2025届、2026届在绍高校毕业生超6700人参与。

企业是就业最“容纳器”,也是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为感谢在人才引育领域表现突出的优质用人单位,向浙江晶盛机电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颁发了绍兴市“金梧桐”奖。

在企业代表现场推介环节。4月份,刚刚与智元旗下的智鼎机器人等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的希尔机器人,载着满满诚意带来了机械工程师、电器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以及数据采集专员等重要岗位,邀请成为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合伙人”。在全球打造了北京奥运“鸟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世界杯主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等一系列地标级工程的浙江精工控股集团,更是从品牌发展与战略定位、企业创新与优势、人才职业发展与需求,全方位展示求才的渴望。

本次活动不仅有企业自荐,还有创新推出“院长书记”甄选直播间。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华进入“院长书记直播带岗”的镜头,带队为广大学生开展线上线下联动探访企业,1小时吸引2.12万人次观看。

本次活动还汇集了卧龙电气、华为智选、蔚来汽车等120余家优质企业,推出2300余个岗位,其中超70%岗位聚焦集成电路、高端纺织、新能源等绍兴重点产业领域。学生累计投递简历12000余份,30%达成初步就业实习意向。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绍兴市A类大学生创业园正式授牌,标志着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迈入新阶段。

AI技术赋能就业服务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之一。活动中,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工智能(AI)就业赋能中心揭牌,这一平台将通过技术赋能深化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支撑。

依托之江学院人工智能(AI)就业赋能中心,3家智慧就业科技企业带来“AI模拟面试”“AI简历修改”“AI就业咨询”“AI智绘拍照”等智能产品,通过“职业定位与技能匹配、行业趋势动态追踪、企业竞争力评估、求职策略优化”等七大功能模块,为在校生提供全周期生涯教育服务。当日AI体验使用量突破1.5万余人次。“就业创业生涯辅导”区更引入数字人导师实现不限时空互动。

在“创业集市”区以传统非遗、国风潮玩等鲜活形式展现文化魅力;“政策游园”区将绍兴历史文化融入游戏体验,厚植“留绍”情感;“国际教育”区则汇聚海外高校招生官,呈现多元教育选择。这场“就业+科技+文化”的创新实践,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立体赋能平台。

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浙江省绍兴市人社部门围绕高质量就业核心,以“留绍圆梦”系列招聘活动为载体,联合“政、校、企”等多方资源,通过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政策服务下沉校园、产教融合纵深推进等举措全力推进在绍高校毕业生留绍就业创业。

去年全年,绍兴举办大型综合类、分站类、直播带岗等招聘活动36场,吸引5463家企业参与,覆盖求职者12.1万人次,简历投递量达6.68万份。开展政策宣讲28场,通过“政策游园会”“快问快答”等互动形式,让人才政策更接地气。举办4场职业生涯讲座,近千名学生受益,引导他们建立科学就业观、留绍归属感。围绕“4151”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开设6条产业专线实习活动,覆盖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

政策是引导发展方向的“指南针”,是人才扎根绍兴创业创新的“定心丸”。今年,绍兴市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拥抱留绍人才。从本科、技师到博士,提供10万到50万元不等的房票补贴,3万元到9万元不等的安家补贴,此外,还有“7天免租”“零元入住”等模式入住人才公寓,确保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如果毕业生有志创业,全市已建立了75个大学生创业园,这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将为大学生提供各类专业精准的服务。在校生还可以参加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及3年全额贴息、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绍创业,给予3年创业租金补贴,减轻创业压力。

作者:骆江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方堃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