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三农学习谈 详情

三农学习谈 | 如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袁雅茹
  •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 2025-06-10 09:32:48

“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体现出对亿万群众的深厚情怀,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指明了路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此次在河南考察时他强调,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一省的省情如此,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国情更是如此。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治理面对的事情看起来很小,却是关系居民生活品质的大事。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这些“身边大事”中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之所在。

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价值立场、体制机制、服务水平等方面着手,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与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站在一起,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更好凝聚服务群众,才能真正解决好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各类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其次要注重利益协调。当前,受社会利益多元化影响,基层各类矛盾问题往往较为复杂,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需求,绝非易事。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要满足群众需求。面对群众“上好学”“看好病”“养好老”的迫切期盼,公共服务不能止步于“有”,更需追求“好”。只有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托幼、养老等具体问题切入,把公共服务水平提上来,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才能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重点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和薄弱地区延伸,显著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推动就业、养老、托幼等政策协同发力,形成高效联动的民生保障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总书记在强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特别加了“用心用情”四个字,可谓饱含深意。用心用情,方能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服务窗口的一杯热水、居委会村委会的贴心安排、对困难群体的经常探望……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最能温暖人心。很多时候,群众的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好听话,这就更需要党员干部沉下来,听听群众的牢骚和抱怨。敢听真话、愿听真话、能讲真话,才能破除心中的隔阂,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真正俯身向下、扎根于民,以务实行动和真挚情感回应群众期待,就一定能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