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人物 详情

康宽军:带领青年“乡”约共富梦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刘漪婕
  • 作者:张振中
  • 2025-06-13 23:37:23

“我们‘富湾甜瓜’香甜多汁、新鲜诱人,吃一口会甜到你心坎里。”6月,正是甜瓜上市季节,在江西省上犹县安和乡富湾村生态果蔬采摘园,返乡回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徐在鹏拉上村党支部书记康宽军一起联合直播。

这只是富湾村乡村产业发展“产加销”的一个瞬间。“准90后”康宽军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作为青年领头人的他带动本村青年发展产业,近年来,陆续吸引回村创业就业青年26人,其中大学生有12人。青年激发青春的创造力,推动富湾村形成了“一园一区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创业致富的乡村青年在此“乡”约共富梦。

富湾村从昔日的脱贫村发展成为如今被中组部评选推介的“全国村典型案例”,主要得益于“党建引领、人才聚集,产业驱动”。

在脱贫攻坚以前,富湾村产业是一穷二白。脱贫攻坚时期,急需年轻人带着乡亲们敢闯敢试。2017年,组织上将目光瞄准当过兵、正在外地办企业拿高薪的康宽军。“尽管家人朋友都不支持我回来,但我知道,乡村发展需要年轻一代勇挑重担,这个时候我必须回来。”康宽军回村后,带领乡亲们实干巧干。2018年,他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让富湾村成功摘掉“十三五”深度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零产业村的帽子。

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康宽军深知肩上担子更重了——因为带领乡亲们实现共富是新目标。要实现共富,就必须要找到有胆识、有作为、有技术的“乡村共富合伙人”。康宽军说到做到,打起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青年的主意。

1999年出生的徐在鹏大学毕业后,一方面在外地难以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眼看到家乡发展劲头足,于是找到康宽军,表达了想回家乡发展的愿望。村里正好需要年轻人回来推进自媒体的宣传,于是徐在鹏回到家乡工作,通过“直播揽客+田园打卡”的新模式,让富湾果蔬成为网红爆款。“春天推介精品蔬菜,夏天推介甜瓜,秋天推介脐橙,冬天推介黑木耳,我们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乡村产业有发展,我的工作也很有成就感。”徐在鹏喜上眉梢

不仅本村青年返乡归巢,而且外地青年也纷纷来此创业。大学毕业生王剑辉是被康宽军游说落户富湾村创业的“木耳哥”。来自福建的王剑辉在富湾村带头种植黑木耳,去年种植了7万棒左右,总产值40多万元,带动了多名青年回家“拜师学艺”。

在康宽军的带动下,无论是像徐在鹏一样的本村青年,还是像王剑辉一样的新乡人、新青年,都集合众智,通过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培育发展好乡村特色产业,助推富湾村形成了“一园一区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即110亩生态果蔬采摘园、100亩有机水稻种植和冬闲经济黑木耳示范区、350亩脐橙基地,如今富湾村仅果蔬综合产值就达600万元、联农带农240余人,小而美的富湾村在“小而精、小而特”的特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